台北市長蔣萬安宣布今年是交通安全年,推動標線型轉實體人行道、鋪設翻修破損人行道。國民黨台北市議員李明賢發現,北市府今年編列人行道修建預算突破歷史新高,施工長度卻創下史上最低,以目前施工量能要49年才能完成更新。台北市政府回應,即刻做全市總體檢,由交通局、工務局針對758案做短中長期的優先順序。
李明賢指出,因人行道破損或路樹竄根導致路面不平整,路人因而跌倒受傷案件層出不窮,甚至衍生國賠紛爭,因此北市府經通盤檢討,優先著手學校周邊標線型人行道不連貫的問題,再處理條主次要幹道,逐步落實人本交通的理念。
他說,北市近年投入預算逐年增加,近5年鋪設人行道預算分別編列3億元、2.4億元、4.2億元、4.6億元,今年則編列5.7億元創新高;但相較於2020至2023年施工長度1萬6791到2萬764公尺,今年截至10月僅完工4213公尺,創下歷史新低的紀錄,其中在中山、大同、中正、南港與文山區的人行道更新更是掛零。
李明賢點出,若以現有市府委外人行道施工量能,一天僅約完成12.5平方公尺,以全市現有待施工人行道758件、面積22.3萬平方公尺,必須要49年才能完工。過去北市有6家廠商同時施工,現在只剩下5家廠商,而鋪設專用技術僅剩下金煌與永溢營造2家業者,這2家施作內容龐雜,包含做專案、人行道更新拓寬和斜坡道改善等。
他要求,市府要成立府級跨局處專案小組,針對現有758件人行道更新案,擬定先後優先施工順序,病透過開口合約或另簽定合約,增加施工量能。
北市府回覆,即刻做全市總體檢,由交通局、工務局針對758案做短中長期的優先順序,並由副市長張溫德統籌各局處、擬定詳盡計畫,同時也會研擬讓更多工班進場施作,加快速度全速完成。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