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颱風於今晚(12日)晚間19:40登陸屏東恆春半島,隨即減弱為熱帶性低氣壓,依舊打平2大紀錄,其一是史上第2個於11月登陸台灣本島的颱風,其二是第3個「死於」台灣上空的颱風,其三則是台灣第3晚登陸的颱風。

中央氣象署指出,鳳凰在登陸後不到20分鐘,也就是晚間8時減弱為熱帶性低氣壓,預計未來向東北移動,同樣從屏東出海,對台灣南部以及台東等地影響逐漸降低。

鳳凰颱風此次打平2個紀錄,其一是1967年吉達颱風後,睽違58年來第2個在11月登陸台灣本島的颱風,根據氣象署統計,過往11月一共發布過19次颱風警報,僅有吉達與本次鳳凰真正登錄過。

其二是繼2001年潭美颱風,以及去年山陀兒颱風後,第3個於台灣上空消散的颱風。2001年潭美颱風於7月11日傍晚6點登陸台東縣大武鄉,但僅過幾小時,就在台東與高雄交界處減弱為熱帶性低氣壓;潭美颱風釀成高雄史上最嚴重的「七一一水災」。而山陀兒颱風在去年10月於高雄登陸,成為史上第一個在10月登陸高雄的颱風,隨即遭受地形破壞,在台灣上空減弱為熱帶性低氣壓。

最後則是台灣第3晚登陸台灣的颱風,排在前面的為2004年12月4日登陸的南瑪都颱風,南瑪都為台灣帶來罕見的十二月超大豪雨,其中花蓮秀林鄉單日雨量達到907毫米,農損高達6.7億元;第二則是1967吉達颱風,11月18日從花蓮、台東交界登陸,並在台中、新竹間出海,並於台灣海峽減弱為熱帶性低氣壓。

#颱風 #減弱 #熱帶性低氣壓 #紀錄 #登陸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