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報導,美方要求台灣投資「介於韓國3500億美元與日本5500億美元間」,而台目標月底前與美敲定協定;但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13日稱,我方談判團隊以「台灣模式」與美洽談供應鏈合作,跟日韓投資模式並不相同。民眾黨團副總召張啓楷表示,稍早質詢經濟部次長何晉滄,對方也承認金額在此範圍,也就是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說的「台灣模式」。但經濟部駁斥張啟楷說法,說質詢談到的是兩件事,被混為一談,兜在一起,日韓對美投資金額是政府出面把民間企業涵蓋在裡面,但我國並非如此,外界不宜誤會。

根據美媒Politico報導,面對台美關稅談判,美要求台灣投資承諾金額,介於南韓的3500億美元至日本5500億美元之間。張啓楷13日回應,自己稍早質詢曾參與台美談判的何晉滄,對方承認「金額是在這裡面」,確切金額還在爭取當中,但這就是所謂「台灣模式」,要把台灣半導體產業在美國做類似竹科的投資。

張啓楷提及,投資金額要盡量壓低,美國先前要南韓直接投資3500億,南韓認為無法這麼做,因此後來爭取其中1500億美元投資美國造船產業,同時美方也願協助韓國建造自家核潛艦,因此台灣必須進一步好好爭取。

張啓楷也擔憂,若對美投資就是所謂「台灣模式」,我國「護國神山」是否會變成「半屏山」,甚至整個半導體產業的山群移到美國後,我方會流失多少人才與投資金額?甚至先進技術是否外移美國,整個產業會不會空洞化?這是台灣現在要特別注意的問題。

張啓楷說,談判已經太久,不能再拖了,現在傳統產業因為「20+N」而放無薪假,甚至很多企業都已經倒掉,台灣一定要加快速度,爭取讓疊加稅率下降,同時也不要讓先進技術全部移太多到美國。

經濟部表示,委員問到台美關稅談判,次長何晉滄回應是如有進一步消息,經貿談判辦公室會說明。至於問到產業園區投資的台灣模式,何回應是有企業自主投資跟政府信保兩個方式,但這金額與台美關稅談判金額不同,該部強調是兩件事。

#民眾黨 #張啓楷 #關稅 #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