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彭博社」11日報導,烏克蘭國防工業持續與北約成員國協商工業合作,規劃在芬蘭等國建立工廠,運用烏俄實戰驗證的技術指標,加速量產先進軍用無人機。
報導指出,烏國無人機大廠「TSIR」,近期和芬蘭「Summa Defence」公司達成協議,將在芬蘭新設無人機工廠,藉此避開俄軍空襲威脅,為烏軍與芬蘭提供先進無人機。此外,烏國Skyeton公司獲外國投資,在斯洛伐克、丹麥與英國生產長程無人機;「FlyWell」無人機產業聯盟為主的多個烏國企業也與歐洲多國合作,將把最新型無人機派往烏俄戰場測試,驗證性能指標,提升北約盟邦的反無人機作戰能量。
報導說,烏國年產400萬架無人機,規模遠超美國的10萬架,種類更是已超越所有北約國家的總和;烏國副總理兼數位轉型部長費多羅夫表示:「參與烏俄實戰考驗,已成無人機競逐全球武器市場的關鍵指標。」烏國採用的技術指標、低成本量產效能,將是北約各國未來的重要建軍指標。
此外,北約秘書長呂特6日在羅馬尼亞舉行的北約工業論壇上宣布,北約近期彈藥產量持續增加,首度超越俄羅斯年產量。他呼籲各國堅定履行承諾、透過擴大國防投資,應對俄國侵略野心。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