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一名53歲的李先生,平時從事倉儲管理且注重健康,卻在一次例行檢查中意外被診斷罹患肝癌,經醫療團隊評估後指出,唯有進行肝臟移植才能根治病情,雖然22歲的獨生兒願意捐肝救父,但父子血型不同,不過經妥善術前評估下克服血型阻礙,讓李先生利用兒子的部分肝臟重獲新生,今(14)日家屬特別致贈600個保溫杯給醫療團隊致意。
據了解,過去就患有B型肝炎的李先生,平時都有定期追蹤身體狀況,直到112年發現肝臟有纖維化、肝硬化等異常,才發現有腫瘤且確診為肝癌,經評估唯有肝臟移植能根治病情,但若等待合適的大愛肝臟捐贈者恐曠日廢時。
經過家人一番商量後,李先生22歲的獨生兒子自願站出來,要捐肝給父親,不過因父親為O型、兒子為A型,面臨血型不相容難題。高醫移植中心主任張文燦表示,跨血型捐肝血管重建較為複雜,手術難度極高,所幸在近年抑制抗體藥物以及血漿置換技術進步下,扭轉過往「不可能」的印象,高醫目前已執行6例病例。
張文燦表示,跨血型肝臟移植,在術前要做詳細檢查,確認李兒身體健康、肝臟沒有脂肪肝等病症,接著就要施打為期3周的抗排斥藥物、血液透析等準備,準備充分後才執行手術,過程中李兒成功捐贈約6成肝臟給父親,延續親生父親的生命,也成為家人之間最深厚的情感連結。
對於術後恢復,張文燦說接受肝臟的李先生,完成手術後只需服用與一般受贈者無意的免疫抑制藥物,並繼續接受B肝藥物治療進行長期觀察即可;李兒則於肝臟捐贈後,確認剩餘肝臟會逐步生長的接近原本大小。
家屬今日到高醫,向醫療團隊表達感謝,也捐出600個保溫杯給予醫療團隊致意。張文燦受贈表示,雖然肝臟捐贈仍以同血型為優先,但面對不得已情況,希望藉由臨床經驗與成功案例的累積,推動社會對器官捐贈與活體移植的正向理解。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