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彈射軌道的搜尋結果,共21筆
就在福建艦展示電磁彈射器的性能以後,不禁讓人聯想到已逐漸完成的新一代兩棲攻擊艦:076型也有兩道電磁彈射軌,使它像是「航空母艦」與「兩棲攻擊艦」的合體,那麼,076的定位是什麼呢?
根據大陸官媒新華社影片顯示,解放軍海軍首艘電磁彈射型航艦「福建艦」(003型)首次展現彈射起飛多款艦載機,新型殲-35艦載隱形戰機、殲-16大型戰機,以及空警-600艦載預警機,都能夠利用福建艦的電磁彈射機起飛,並沒有冒出煙氣,破除外界「僅是蒸氣彈射機」的傳聞。
中國大陸第三艘航母、首艘全自主設計建造的「福建艦」,歷經八次海試後,本月11日再次啟航,並在隔日首次穿越台灣海峽,前往南海進行科研與訓練任務。然而,就在外界關注其正式服役之際,大陸官媒央視播出的紀錄片卻意外揭露這艘航母的弱點?有專家看完指出,「雖然甲板面積寬大,但卻無法同時進行艦載機的起降作業」。
根據大陸海軍播出《淬火》宣傳片,日前首次揭露航空母艦福建號海試進度,畫面中有穿著各種顏色並印有「彈射」字樣馬甲制服的人員,這是福建號海試期間首次公開電磁彈射器的畫面。前海軍艦長呂禮詩認為,福建號已經實際測試電磁彈射,畫面中出現降落跑道,還有紅色甲板邊緣線。
大陸第3艘航母福建艦近日開始進行第4次海試,透過在社群平台微博流傳相關畫面可看到,該艦的甲板上出現多個貨櫃狀物體,我海軍前艦長呂禮詩研判,福建這次海試將進行電磁彈射試驗,這些貨櫃狀物體正是相關儀器的防護設備,此外,福建艦的艦島這次還被清洗乾淨,所以可能同時檢測排煙系統問題是否有被改善。
美國智庫近日分析一張上海滬東中華造船廠衛星圖像時指出,正在打造的最新型076兩棲攻擊艦的規格與主要結構已經非常清楚,這艘可能做為對台登陸作戰主力之一的兩棲攻擊艦為雙艦島設計,有一條電磁彈射器,排水量在5萬噸以上。它將是共軍執行航空作戰和跨海作戰時,用來彌補航母數量不足的重要主力裝備。
大陸航空母艦福建號完成第3次海試,返回船廠。根據軍事專家表示,福建號在第4次或第5次海試將進入「艦機適配」階段,各型艦載機很有可能上艦進行降落測試。前海軍艦長呂禮詩表示,空警-600或艦載機通過福建號的上空,就是在測試輔降系統能不能作用。
國立中正大學沒有航太相關科系,為因應國家發展、人才需求,研發長兼機械系特聘教授陳世樂與校內各領域專家學者,籌組無人機團隊,短短1年內成功研發、製造2台無人機,目前團隊為克服固定翼無人機對起飛跑道的需求,正在開發可彈射無人機,目標是開發彈射20公斤量級的中小型無人機。
大陸第3艘航空母艦「福建號」排水量8萬頓,已展開首次海試,是全球第2艘使用電磁彈射系統的航艦。退役少將栗正傑表示,福建號的雷達有32面,福特號的雷達只有12面,以雷達數量來比,這才是真正軟性的力量。
大陸央視新聞用戶端報導,中國大陸第三艘航空母艦福建號1日上午出海開展首次航行試驗。對此,前海軍艦長呂禮詩1日就表示,「既然福建艦有電磁彈射軌道,就還會有其他想法,就是電磁軌道砲」,呂禮詩強調,「這就是由電磁發射飛彈,他會把原來推進的力量,延伸成射程,打得更遠」,引發討論。
大陸《央視軍事》日前公布福建號航母側面角度的全景畫面,包括電磁彈射軌道的長度較長、艦島的前後各有一座升降機,艦島上的煙囪說明是採用常規動力,非核動力航母。國防安全研究院政策分析員江炘杓表示,福建號飛行甲板長度,比遼寧號跟山東號的滑降式甲板來得長,可以提高彈射飛機的重量,攜彈量就大幅提升,當然可以提升整體的作戰能力。
近日多家香港中英文媒體相繼報導了中共同時開建2艘核動力航母的消息,這2艘核動力航母舷號分別為20和21,採用如外界預期的第4代釷基熔鹽雙反應堆與中壓直流全電推進,排水量10萬噸。至於從舷號18的福建艦直接跳上舷號20與21,陸媒引述分析人士稱,有可能是福建艦還有一艘舷號19的同型姐妹艦,其內部結構可能較福建艦有更多的改進設施。
《央視新聞》日前披露大陸第三艘航母福建艦的側面全身照,可看到甲板上的電磁彈射軌道擋板被撤除,同時,艦尾停放了一架殲-15艦載機模型。對此,退役陸軍中將帥化民分析了福建艦的優缺點,並研判接下來該艦的訓練會非常頻繁,以填補與美軍之間的差距。
大陸第三艘航母福建艦持續受到外界關注,《央視新聞》近日披露該艦側面全身照,可看到其電磁彈射軌道的擋板被撤除,艦尾停放了一架艦載模型。對此,前海軍艦長黃征輝提到,電磁彈射裝置是大陸海軍造艦技術的一項重要指標,若福建艦可在明年前往海上進行彈射試驗,且彈射架次超過200架,就可知道,美國的相關技術恐「已快追不上大陸的車尾燈」。
央視新聞近日披露大陸國產航空母艦福建艦側面全身照,可以看到電磁彈射軌道上的遮擋撤掉了,艦尾停放的「艦載機」引發諸多猜測。央視2月4日訪問軍事專家曹衛東解讀,實際上,這是一架機翼折起的艦載機模型,並不是要彈射這架飛機,而是要測試艦載機在升降機上一次能停放幾架等。對此,前空軍副司令張延廷5日就表示,「因為這個福建號的航空母艦是第一艘電磁彈射,他整個海試的過程比遼寧、山東艦來的久,這是一定的,以後他上去的空中預警機是定翼機了,整個空域的搜索範圍就廣了,作戰能力就大了」,引發討論。
央視新聞近日披露大陸國產航空母艦福建艦側面全身照,可以看到電磁彈射軌道上的遮擋撤掉了,艦尾停放的「艦載機」引發諸多猜測。央視2月4日訪問軍事專家曹衛東解讀,實際上,這是一架機翼折起的艦載機模型,並不是要彈射這架飛機,而是要測試艦載機在升降機上一次能停放幾架等。對此,退役少將栗正傑4日就表示,「這架飛機之所以除了在測試升降機之外,那中間的調度是很困難的一件事,是需要高經驗的累績和科學計算」,引發討論。
央視新聞近日披露大陸國產航空母艦福建艦側面全身照,可以看到電磁彈射軌道上的遮擋撤掉了,艦尾停放的「艦載機」引發諸多猜測。央視2月4日訪問軍事專家曹衛東解讀,實際上,這是一架機翼折起的艦載機模型,並不是要彈射這架飛機,而是要測試艦載機在升降機上一次能停放幾架等。
中國第3艘,也是最新的航母「福建」艦尚未海試,但包括先進「一體化」桅杆等設計細節正逐漸揭曉。
中國和印度在印太競爭日趨激烈下,正在爭先擴大海軍戰力,致力向讓第3艘航母服役的方向邁進。
大陸央視2日播出的《新聞聯播》中,出現了大陸第3艘航空母艦「福建艦」的最新畫面,3條電磁彈射軌道清晰可見,尾部甲板有一架全尺寸的艦載機模型。專家表示,作為中國大陸第一艘平直甲板航母,福建艦首次海試的時間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