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灣大學的搜尋結果,共2,371筆
面對少子化「第二波海嘯」逼近,旅美台人、東海大學北加州校友陳祥文日前在東海大學70週年校慶以〈從招生戰到需求戰〉為題發表專文並進行一場演講,呼籲台灣高教界放棄短線的「招生保衛戰」,改以「被社會重新需要」為核心戰略。他指出,根據人口推估,2043年台灣大學考生將跌破11萬人,較2011年高峰減少超過七成。47所國立大學將優先吸納生源,百餘所私立大學恐陷入「剩額廝殺」的結構性危機。「這不只是少子化,是整個高教生態系的改寫,」他說,「未來能存活的,是能創造需求、能被信任的大學。」
台灣橋梁計畫預計今年及明年共邀請31位諾貝爾獎得主來台舉行系列演講與學術交流,昨天首場講座在台灣大學舉行,邀請201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安德烈蓋姆演講,並與師生交流互動,開啟跨國科研交流序幕。
川普的5天亞洲行旋風式登場,卻在最關鍵的多邊峰會缺席。他的選擇不只是外交策略,更是人格政治的再現。他以個人風格主導外交節奏,將萬聖節派對塑造成比APEC更值得親自出席的「儀式」,這種選擇本身就是一種政治表態。
鳳凰颱風進逼,一名台灣大學大氣系學生昨(9)日在臉書發出祭品文,預估12日至14日颱風影響期間,台北至少會放2天颱風假,只要少放一天就請100份雞排加珍奶,若一天都沒放還要加碼至300份,引起網友討論。
為推動台灣與國際頂尖學術界的深度交流,由中央研究院與國內12所學研機構共同推動的「台灣橋樑計畫 (Taiwan Bridges Program)」正式啟動,今日在台灣大學舉行開幕式暨首場講座,邀請201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安德烈‧蓋姆爵士(Prof. Sir Andre Geim)蒞臨演講,開啟跨國科研交流序幕。
韓國新生代演員秋泳愚,8日晚在國立台灣大學綜合體育館,舉辦「CHOO YOUNG WOO ASIA FAN MEETING TOUR IN TAIPEI [Who (is) Choo?]」粉絲見面會。這場活動不僅是他出道4年來的首次亞洲巡迴見面會,更是他首度踏上台北,與期盼已久的台北粉絲親自見面。
2013年諾貝爾生醫獎得主、美國耶魯大學細胞生物學系主任詹姆斯・羅思曼(James E. Rothman)教授,以及其妻子耶魯大學知名神經科學家喬伊・赫希(Joy Hirsch) ,日前共同出席台灣大學舉行的座談會。 羅思曼分享最新研究證實鈣離子感受蛋白在最後的釋放階段扮演著「啟動器」的關鍵角色,同時援引神經性疾病患者相關蛋白質突變的案例予以佐證。
曾擔任過台灣大學校長的楊泮池,現今每一項頭銜也都分量十足:中研院院士、生策會副會長、肺癌權威、台大醫學院教授、鑽石生技投資公司董事長,產、學、醫、研多重舞台同時演出,卻始終掌握節奏。
光寶科技集團創辦人宋恭源的太太阮豊瑛是嘉義縣新港人,夫妻倆心繫新港的教育,慨捐個人持有光寶科技股票15萬股,市值約2600萬元,委由新港文教基金會設立「恩慈愛鄉獎學金」,提供嘉義高中、嘉義女中及嘉義高工符合資格的新港學子,每人3萬元獎學金,今(8日)舉辦首屆獎學金頒獎典禮,宋恭源說,自己深知教育的力量與機會的重要性,希望透過獎學金,讓更多嘉義孩子有機會發揮所長。
中山學術文化基金會今(8)日舉行紀念國父孫中山160歲誕辰、成立60周年慶暨第60屆學術著作獎贈獎典禮。董事長吳伯雄親自頒獎,表揚4位學術界傑出得主,其中人文社會類得獎人為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蘇聖雄、輔仁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劉碧蓉;自然科學類得獎人為長庚大學醫學系醫預科主任吳嘉霖及台灣大學電機系副教授鄭皓中。
在AI人工智慧與醫療科技快速演進的時代,台大醫院與台灣醫學會今(7日)舉辦「元宇宙導向之醫療創新:精準照護與手術模擬」記者會,由台大醫院余忠仁院長主持,為「台灣醫學會第118屆總會暨2025台灣醫學週、台灣聯合醫學會學術演講會」揭開序幕,展現台大醫院在智慧醫療與跨領域整合的成果。
由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及中華民國資訊管理學會共同主辦的「大專校院資訊應用服務創新競賽InnoServe」已歷經第30 屆,11月1日在國立臺灣大學綜合體育館舉辦決賽暨頒獎典禮。今年共有151校、1,964隊次、9,781人次報名,創下歷年新高,最終匯聚414支國內外菁英團隊角逐174個獎項,競爭相當激烈。
第一銀行長期關注環境永續議題,於10月25至26日攜手中華民國環境教育學會舉辦「第35屆全國環境教育研討會」與「第一銀行新(S)的(D)故(G)事(S)沙龍論壇」,展現對永續願景的堅定承諾與前瞻思考。
2025年已近尾聲,宣稱2025年台灣再生能源占總發電比例20%的人已事不關己卸任了,接任者依然盲目衝刺。為了亮麗浮誇業績,遭摧毀剃頭的農田、果園、茶園、魚塭、濕地、綠地、空地、峽谷已不計其數,如今又相中水庫。不僅建置於灌溉用水庫,也不放過專供民生飲用水的台北翡翠水庫。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民國114年11月5日舉行「2025年產業專利分析與布局競賽」頒獎典禮暨成果發表會,本屆競賽延續去年廣受好評的「企業出題 × 團隊解題」模式,鼓勵專業人才組成團隊,針對產業實務需求進行專利分析與布局建議,促進產業發展與專利策略的精準結合。今年競賽規模較去年加倍成長,出題企業由15家增至30家,參賽隊伍亦由50隊增加至70隊,顯示各界對專利分析應用與創新布局的高度重視。歷經初複賽嚴謹評選,在激烈競爭下,最終8支優秀團隊以亮眼成果脫穎而出,榮獲本屆競賽奬項,共享總獎金新臺幣30萬元。
桃園是「國門之都」,桃園市議員吳嘉和力促在航道下規畫大型花卉園區,結合休耕補助與產官學合作,打造兼具美化與收益的「台版富良野」。桃園市長張善政允諾將請台灣大學和中興大學園藝系等專業團隊研究可行性,評估氣候與土壤條件,朝永續發展方向推動。
由會計研究發展基金會主辦的「第37屆會計菁英盃辯論比賽」於10月18日至19日在國立臺北大學三峽校區舉行,共有全臺14所大專院校會計學系代表隊參賽。經過兩日賽程,輔仁大學會計學系代表隊最終脫穎而出,奪得本屆團體冠軍。
英國高等教育調查機構QS昨天(4日)發布2026年亞洲大學排名,此次有25個國家地區共1529所大學院校列入評比,台灣排名最佳的是台灣大學第23名,比上一次進步3名;再來是清華大學第37名;陽明交通大學第41名,共有8所擠進前100名。
經濟部昨(4)日發表《2025商業服務業年鑑》,今年度年鑑以「商業進化論:打造智慧服務新紀元」為主題,除彙整最新國內外服務業數據與政策動向外,亦邀請專家從智慧決策、銀光商機、未來消費力、綠色經濟、粉絲經濟、通膨時代的服務價值等六大議題深入探究,結合國內外案例,協助服務業掌握未來趨勢脈動。
台灣肥料公司4日董事會,確認董事長由總經理的張滄郎接任。張滄郎表示,未來將帶領台肥持續朝「照顧農民、友善大地、節能減碳」方向前進,希望以不動產永續財打底,讓乾淨能源有底氣往前衝,並讓肥料化工有時間與空間去轉型,期盼10年內完成華麗轉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