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日本各種勢力為爭權,想要雄霸一方,難免會發起戰爭,在當時士兵們除了帶著武器上場廝殺外,有些士兵身上都得揹著一大面旗子,在混亂的沙場中一眼就受到關注;但有些人不解這樣揹旗子的士兵不就會更危險,奔跑時增加阻力,寧願扛著累贅。
旗幟在古代就是一種「識別物」,各種軍隊都會有自己的旗子,讓其他人一看就知道他們是誰;尤其在古代日本旗子更常見,因為有許多家族勢力相當,軍旗上一般是繪製將領的家徽,但也有例外,像是武田信玄的「風林火山」軍旗和加藤清正的「南無妙法蓮華經」軍旗。
不過,打仗時一般士兵揹著的旗子並非軍旗,有時候只是一塊方形或長方形的布旗,但相同軍隊的士兵顏色會統一,上面還繪有跟隨將領的家徽,有名的武士也會寫上自己大名,讓別人一看就知道是誰。所以士兵們揹著的旗子,最主要的功用就是要分辨敵我,避免在打仗時誤殺同伴,鬧出笑話。
文章來源:今日頭條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