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幾名工人在揚州曹莊進行施工時,意外發現隋煬帝的帝陵,出土碑文刻著「隋故煬帝墓誌」等字樣,此消息曝光後,在考古界掀起討論,因為在此之前,就曾發現另外2座隋煬帝的墓,到底哪一座才是真的?最終考古學家靠2顆牙齒揭真相。
根據《梨視頻》報導,2013年4月工人在揚州曹莊施工時,挖出2座千年古墓,趕緊通報考古單位,進一步研究發現,出土碑文竟刻「隋故煬帝墓誌」等字樣,但在此之前,考古學家就在陝西咸陽和揚州雷塘2地方,發現2座隋煬帝的墓,豈料又再距離雷塘5公里處發現第3座,讓考古學家非常震驚。
考古學家先是對新發現的古墓進行挖掘,發現墓室裡使用的磚,與隋朝江都宮城裡的磚一樣,確認此為隋代古墓,另外還在墓中發現玉器、銅器、陶器、漆器等100多件珍貴文物,其中還有一套蹀躞金玉帶、四件門上環形裝飾「鎏金銅鋪首」,在隋朝是非常高級的物品,這也顯示墓主人的身分高貴,因此推斷墓主是隋朝帝王。
考古學家對墓主遺骸進行檢驗,發現西側古墓出土的2顆牙齒,屬於年約50歲左右的男性,與史料資料相符,因此判定為隋煬帝陽廣,而東側墓遺骸身高約150公分,是年約56歲左右的女性,依文獻記載隋煬帝與皇后合葬,因此推斷墓主是「蕭皇后」,以此確定,揚州曹莊發現的才是隋煬帝的古墓。
但另外2座墓到底是誰的?考古學家介紹,出現如此多座隋煬帝古墓,可能與他的死因有關,公元618年隋煬帝巡幸時,遭反叛的禁衛軍縊死,死後多次改葬,唐高祖李淵曾下令將隋煬帝墓遷至陝西咸陽,但根據史料記載,最後下葬處位於揚州雷塘的北部,但當地經過歷史變遷已完全荒廢。
直到1807年,住在雷塘旁的清朝大學士阮元,透過當地居民得知,隋煬帝就葬於雷塘,經考證後,推斷出的位置建造地陵,因此是誤認的陵址,雖然阮元建造的並非隋煬帝的墓,但從文物保護的角度來看,他的考證和修繕也是重要歷史遺存,未來會繼續保護,而陝西的隋煬帝墓並未進行考古鑽探,推測可能只是紀念碑「衣冠塚」,埋有死者的衣冠但無屍體的墳墓。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