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協會主席鐵凝。(新華社)
中國作家協會主席鐵凝。(新華社)

中共十九大登場,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報告中提出,要堅定文化自信。大陸文壇回顧十八大以來的5年也有感:中國作家與世界對話的自覺、自信已大為增強。中國作協主席鐵凝便指出,30年前,中國作家還陷入「走向世界」的焦慮,而今對中國作家來說「世界在遠方,更在腳下」。

鐵凝認為,十八大以來,中國文學在世界的影響力顯著提高,2012年莫言獲諾貝爾文學獎後,劉慈欣、曹文軒等接連獲得國際文學大獎,同時,當代中國的許多作品也在海外出版,如麥家的《解密》便曾在西方出版界刮起旋風,賈平凹的《高興》在瑞典由萬之書屋出版、畢飛宇的《推手》由澳洲企鵝出版、韓少功的《韓少功中短篇小說集》由韓國創批出版,都受到所在地區的關注。

中國出版走向世界

就學術出版而言,今年8月參加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簡稱圖博會)的泰勒與法蘭西斯出版集團,期刊出版全球總裁伊恩.班納曼便指出:「過去我們是把世界的研究成果帶到中國,而現在則是把中國的研究成果帶到世界」,在圖博會上希望能與中國的大學出版社合作的意願,這也顯示大陸與國際出版之間的交流從「輸出」、「引起」,到如今走向「合作」。

全球知名的科研、教育出版機構施普林格‧自然集團,今年也與大陸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及華中科技大學簽訂合作出版協議,該集團全球執行副總裁李德壽就指出:「世界各國對中國的學術發展與研究都抱有強烈興趣,特別是《智能製造研究》系列叢書,從理論和科技的角度,介紹了智能製造技術多方面的內容。」他在簽署出版協議時便透露,已有不少西方國家都在期待大陸這類叢書的英文版。

中國文學歷經三部曲

5年間,大陸文學界舉辦了兩次國際漢學家文學翻譯大會,中日韓三國文學論壇、中西文學論壇、中法、中澳文學論壇等,鐵凝認為,中國作家與世界對話的自信和自覺已大幅增加,中國當代文學也以自己的面貌參與了世界文學的建構,中國文學出版也經歷了深入反思、理性判斷和文化自覺的三部曲。

新經典文化副總編輯陳丰指出,相較於日本文學,中國文學尤其是當代文學對西方讀者仍相對陌生,諾獎得主莫言曾表示,只要中國作家努力寫,作品不斷被翻譯出去,「假以時日,也許會有國外的作家說自己受到中國某一位作家的影響,這是我們所期待的。」

#中國 #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