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榮巨型貨輪「長賜號」上月底擱淺埃及蘇伊士運河6天後脫困,但是目前船上貨物與25名船員仍然被扣留在當地。運河管理局方面重申,局方要在獲得賠償後才會放行長賜號,希望可以庭外和解,至於索賠金額可能高達10億美元(約台幣284億元)。
蘇伊士運河管理局主任拉比(Osama Rabie)表示,局方正檢視長賜號擱淺、導致蘇伊士運河斷航所造成的損失,並與貨船擁有人洽談賠償事宜。他指出,運河遭受財政、道德及技術損失,希望局方的權利受到保障。
拉比還說,「我們希望盡快達成協定,一旦他們(指日本船東)同意賠償,這艘船就可以獲准離開」。埃及當局將索賠10億美元,以彌補長賜號救援行動花費、通行費損失以及運河航道阻塞帶來的各項成本。
由於「租船條款對債務有明確規定,海事法律上也有承運人免責的條款」,長賜號的承租方長榮海運對運輸貨物延誤不需承擔任何責任。據租賃合約規定,長賜號的日本船東正榮汽船將負責船舶維修、打撈作業和第三方責任的費用。
長榮海運總經理謝惠全表示,長賜輪事故發生的主要負責人為船公司(日本正榮汽船),並不在長榮海運身上,相關責任歸屬定義得都很清楚,且若未來若需負擔賠償或虧損,也是透過保險處理,所以曝險程度相對低。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