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去年開始進入「生不如死」時代,人口正式負成長。面對夫妻想生卻生不出的問題,專家表示,治療的第一步驟是找出不孕原因,再決定要嘗試排卵藥物、人工授精或試管嬰兒。國健署今年7月起已擴大試管嬰兒補助,只要夫妻有一方具中華民國籍,且妻子未滿45歲即可申請,預計每年將有超過2萬對夫妻受惠。

新光醫院不孕症中心主任李毅評表示,女性子宮頸口只有0.2公分,而精子身高只有0.05毫米,精卵結合的瞬間,大部分精子會撞死在卵殼,只有運氣最好的精子能成功鑽入,平均要7.5萬隻精子的衝撞,才能讓一顆卵子受精。不論是精子、輸卵管、卵子、內膜、子宮任何一處出現問題,都可能導致不孕。

針對不孕症治療,李毅評表示,第一步驟是找出原因,接受完整檢查後,再採取治療策略,如嘗試排卵藥、人工授精或試管嬰兒。假設個案是不到30歲、先生精子正常、輸卵管正常的多囊性卵巢患者,吃排卵藥即可;若先生精子活動力差,則建議考慮人工授精;若患有雙側輸卵管阻塞,則需進行試管嬰兒療程。

李毅評表示,過去試管嬰兒補助條件嚴格,民眾往往看得到吃不到,不過今年7月起國健署已將補助擴大。

國健署表示,只要夫妻一方為中華民國籍,且妻未滿45歲、具不孕症診斷證明需進行試管嬰兒療程者即可受惠。除了低收入及中低收入戶維持每次最高15萬元補助之外,一般不孕夫妻首次申請最高可獲得補助10萬元,再次申請則最高可獲得補助6萬元,並依各範圍療程給予不同額度。

#孕症 #輸卵管 #夫妻 #試管嬰兒 #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