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特別的是,亞洲線以往極少簽訂長約,多採現貨價,但今年多個東南亞航點運價飆出五~六倍新天價,迫使不少客戶詢問長約價,但近洋線航商目前態度傾向不打算簽長約!因為若未來運價下修,客戶也不會照單全收。
由於疫情、塞港問題短期無解,恐將延續到2022年,即使農曆年前大出貨潮過後,運價回檔也不會回到過去的低價,加上RCEP上路推升多邊貿易量、6月美國碼頭工會談判在即,都是可能造成海運船舶艙位供給持續吃緊的變數,支撐運價維持在高檔。
貨代業者分析,今年1月歐洲線合約價每40呎櫃運價約2~4千美元,與12月現貨價1.3~1.4萬美元相去甚遠,因此明年1月合約價已經看漲到7千~1萬美元。
明年5月美國線新年度長約議定更是重頭戲,業界原估運價漲一倍,有歐洲線翻漲數倍在前,美西線年度長約運價勢必水漲船,且預估歐美線客戶簽長約比重將攀升,意味運價看漲、航商獲利則會繼續攀高。
美國線合約價通常一年一簽,業界分析,大託運人願意簽高價與長約,都是為了保證艙位與掌握運輸成本,業者估計長約也將採半浮動機制,在運費指數漲跌達一定幅度,運價會按約定比例做調整。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