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欲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政府擬將核食正名為福食,減少民眾恐懼,以利開放進口;但政大金融系教授殷乃平認為,陸美政治角力,台灣必須選邊站,公投才同意開放萊豬進口,但台灣與日本關係本來就友好,與美國關係不同,且福食又攸關國民健康,政府的理由實在不具說服力。

政府先開放萊豬進口,日前又以「若萊豬公投結果是不得進口,台美FTA磋商勢必停擺」為由,讓萊豬進口過關,惟FTA仍然沒有具體進度,如今又為了加入CPTPP,以進口福食才有利爭取日本支持為由,希望開放進口,但台、日關係本來就友好,政府所言的理由似乎太過牽強。

殷乃平進一步指出,台灣不用開放福食,就有機會比大陸優先加入CPTPP,理由很簡單,原本由美國主導的TPP(CPTPP前身),在美國前總統川普宣布退出後,就由日本主導,但組織內仍有美國的影子且具影響力,大陸加入的阻力會比台灣大。

殷乃平認為,政府不斷以同樣手法,操作萊豬、福食等議題,未來這些進口食品的產地標示,勢必成為選舉的政治角力工具。

不過,中經院台灣WTO中心資深副執行長李淳認為,CPTPP多在6至9月開會,台灣應在6月前,讓福島食品能否過關有個結論出來。

李淳強調,現在已知要審理入會者包含大陸、台灣、厄瓜多、南韓等地,當前我方希望開會的情境是,有比較多的國家一同申請入會,大會以原則性共識審查,只要符合原則,就可往下一步邁進,空間較大;但若這次台灣錯失機會,下次只有台灣申請,難度恐更高,首先台灣單一國家提出申請,會受到較多關注,第二、屆時大陸可能已成立工作小組,這也意味,面對的變數恐更多。

#大陸 #理由 #友好 #開會 #殷乃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