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車廂、路線擁擠度燈號推出後,台北捷運再將資訊視覺化,於龍山寺站往南港展覽館方向的月台閘門上方設置光條,第2、5車廂前也有「小捷客」跳舞動畫,旅客可依顯示綠、黃、橘、紅4色辨識車廂人潮,前往較空曠的車廂,避免人與人距離過近、提高北捷載運量能。
全台疫情趨緩,台北捷運每日有高達200萬人次搭乘,為分流旅客人潮,北捷利用人流資訊管理專家系統MetroTIMES技術,於前年在台北捷運GO APP首創「車廂擁擠度」燈號,去年接力推出「路線擁擠度」查詢,如今再將資訊視覺化製成光條與小捷客動畫。
北捷副總經理洪育銘表示,會選擇在龍山寺站試辦,主因是到西門站的流量最多,希望旅客能在龍山寺站順利上車,但過去發現民眾乘車時多集中在門邊,會誤以為車廂已滿,因此設置光條用更直覺的方式表達車內狀況,也會透過廣播提醒往車廂內移動。
洪育銘說,據統計尖峰時段車廂可以載運1500人,後來發現實際只載1200人,希望裝設光條後可提高載運量能,未來將根據試辦成果,再於江子翠、新埔等站設置相同光條和小捷客動畫指引,期能減少引導人員人力,每站約可省1人到2人不等。
北捷站務處副處長林榮輝今指出,目前擁擠度資訊顯示3個地方,包括月台電視、北捷App,如今旅客也能觀看龍山寺月台閘門上方的光條,並用綠、黃、橘、紅代表人潮狀況,綠即是人少,紅則是人擠,讓旅客選擇人少車廂上車,不僅能達成防疫效果,也能分散載客壓力。
此外,北捷還在第2、5節車廂月台上方設置「小捷客」,概念如同紅綠燈「小綠人」,以趣味動畫指引旅客往人較少的頭尾車廂移動,不同節日還有不同樣貌。其餘重點車站如忠孝復興站等地,也會用隔離繩架和人員引導分散旅客,提升乘車品質。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