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福島5縣市食品即將輸台,國民黨智庫執行長柯志恩表示,蔡政府號稱台灣將採取「最嚴格的標準」,但以放射性元素「銫」的殘留量為例,台灣允許殘留量是「50貝克/公斤」,但國際權威機構IPPW則採取「8貝克/公斤」標準。國民黨立委江啟臣更揭露,在宣布開放前一晚,才由食藥署公布一份委辦風險分析報告,僅一家投標,評審委員也不對外公開,公信力恐怕也令人堪憂。
蔡政府宣布開放核災區食品,蔡英文總統背書強調,會採取比CODEX等國際標準更嚴格的措施;食藥署長吳秀梅則說,10多年來已針對日本輸台食品檢測18萬件,輻射值均符合日本及我國標準。
但2018年反核食公投領銜人、國民黨前副主席郝龍斌指出,他看到食安辦公室公布在台灣做了18萬份相關食品調查,發現都沒有輻射劑量存在,但據他了解,截至今天為止,台灣又還沒開放核災食品進口,試問這些調查是否摻雜福島5縣食品?如果有,就代表政府就是未經民眾同意就進口核災區食品;若沒有,就代表這份調查沒有意義。
國民黨立委賴士葆強調,立委跟學者專家都多次要求,衛福部要去核災當地定期抽驗在地食品,才能確保安全,但是政府就是不做,「現在標準就是日本標準,日本標準就是蔡政府標準,日本說可以他就可以,都以日本為主」。
柯志恩則指出,蔡政府號稱台灣將採取「最嚴格的標準」,但以放射性元素「銫」的殘留量為例,台灣所允許的殘留量是「50貝克/公斤」,但國際上諸如俄國、烏克蘭等,採取了更嚴格的「40貝克/公斤」標準;而國際上另一權威機構IPPW則採取「8貝克/公斤」的標準。她質疑,「民進黨政府如何說服民眾台灣將採用最嚴格的標準?」
柯志恩進一步指出,現在台灣許多的家長更好奇的是,核食進口是否依循萊豬的模式,將核食排除於孕婦、嬰幼兒、中小學生等敏感族群的食用範圍之外?面對這些疑問,蔡政府顯然就還沒準備好如何回答。
江啟臣表示,在宣布開放前一晚,才由食藥署公布一份委辦風險分析報告,「報告未經各界檢視就直接強渡關山,與過去開放萊豬做法相去不遠」,而委辦計畫的得標單位是台灣大學,計畫主持人是姜至剛教授,即行政院參加反萊豬公投說明會的代表。計畫預算金額為96萬,只有一家投標,依法可以改採限制性招標,評定由該家得標,但評審委員卻不對外公開,公信力恐怕也令人堪憂。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