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立光對今年首季營運保守以對,執行長林恩平在年初的法說會直言,在「進入傳統季節性淡季、供應鏈也還有問題」的狀況下,「元月表現會比去年12月差,2月還會比元月差」。
大立光2月營收下殺至26.09億元,一舉跌破三字頭,並寫下2019年2月以來的新低,月減30.05%,也不若去年同期的32.13億元,年減18.7%。不過,法人咸認為,隨著3月份工作天數增加,大立光拉貨動能應會同步成長,重返三字頭機率頗高。
連續二個月營收出現年減下,大立光累計前2月合併營收63.45億元,年減率達18.75%。
就產品組合而言,20M(百萬畫素)以上產品占大立光2月營收比重一至二成,10M產品占五至六成,8M產品營收占比不到一成,其他產品佔比則為一至二成。
大立光去年營運迎逆風,不僅毛利率跌破六成,以59.95%寫下近6年新低,EPS 139.13元也寫下8年新低。展望今年首季,由於營收規模續減,會否因此影響今年首季毛利率表現,仍要再觀察。
儘管高階智慧型手機市況不佳,但大立光建廠進度並未延宕,預定建置的三座新廠仍在加緊趕工,推估新廠效益於2023、2024年間浮現。此外,大立光日前斥資10億元,買進台中市南屯區文山段用地,用以因應倉儲需求,方便就近管理。
至於鴻海2月營收,受惠訂單需求強勁及全球布局優勢,加上美系CSP(雲端服務供應商)拉貨亦強勁成長,以4,550億元,月增2.08%,年增13.22%,寫下歷年同期新高。惟累計前2月營收9,008億元,仍比去年同期略減0.15%。
展望今年首季,鴻海指出,由於元月及2月營收表現,皆符合或略優於公司預期,因此維持「正面看待今年第一季的季節性表現」的看法,預期該季年對年表現持平。後續會密切觀察地緣政治情勢變化、疫情、通膨及整體供應鏈情況。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