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嚴重的少子化與人口懸崖,不能再倚賴需要大量人力的製造業,如何把黃金兩年的動能延續為「黃金十年」,將是台灣接下來要面對的重要議題。
走過黃金兩年,未來十年台灣要怎麼走?簡立峰表示,台灣目前面臨三大有待解決的問題,包括人口懸崖、數位孤島、軟硬整合。
2021年新生兒出生僅15.3萬創新低,未來30年,每年新生兒極可能大幅降低到剩5萬,是極大的危機,「就算5萬人都去念電機系,也不可能滿足台灣產業的資通訊需求。」
簡立峰認為,台灣可參考北歐國家的作法,以芬蘭為例,過去30年芬蘭出生人數極低,但國家的競爭力仍在全球名列前茅,同時養出Nokia等國際知名大企業,並將新創能量持續延續到各產業。對台灣來說,發展知識密集產業、高技術含量,以及高薪資產業,透過薪資高強化內需市場,將會是面對少子化衝擊的正面策略。簡立峰說,台灣就像是一座「數位孤島」,因為多數人仍然生活在中文世界,「但最大的中文市場(中國)既有防火牆、文化也與台灣不同,台灣的數位創新力,對於中國市場的影響力偏低」。而過去十年,東南亞與東北亞網路人口大增,台灣應發展「雙語國家」-「程式語言+英語」,這樣一來,在台灣也可做全世界的生意。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