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不尊重行政倫理、違背行政院防疫與生活並進的「新台灣模式」防疫指揮官,日前冒然頒布「旅客參加旅行團要打好3劑疫苗」的規定,讓好不容易稍稍活絡的國內旅遊市場立刻被重創,引發國人及相關產業一陣譁然及憤怒,造成國人的旅遊計畫及觀光旅遊業者的作業全盤混亂,結果「大部長」只有一句「道歉」,但依舊要執行新規,而交通部的「小部長」及有如「小弟」的觀光局卻要忙著解決市場大亂及業者的損失,收拾殘局。除此之外,連一點點的積極作為都沒辦法。
一個看似小小的「命令」,所引發的不是只有當下的混亂而已,為政者應考慮到民間疾苦,任何政策都要慎思,此次的倉促規定凸顯出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的指揮官是如何的霸道,只為前面疫苗政策的瑕疵,而用另外一項未考慮周全的急就章措施來彌補,想逼迫大家來打疫苗。但這麼粗糙的施政,難道不擔心衝擊到年底的選情嗎?台灣的觀光產業鏈從業人員有303.7萬,加上家庭成員,那可是不小的選票力量!
政府過去有任何關於旅遊相關的政策,主管機關基本上一定會邀請相關公協會一起協調討論。我當年任旅行公會全國聯合會祕書長13年期間,國內外傳出法定傳染病的疫情時,經常代表業者前往疾管局(CDC)參與開會。會中先由主管機關報告當前傳染病的狀況,提出如何保護國人在旅遊中的安全,大家充分討論是否有取消旅遊的必要性、是否要避開疫情比較重的地區、面對疫情時的應變處理方式等,取得共識後,主管機關再發布管理措施或行政命令。而今卻變成防疫指揮官關起門來自我決定,連交通部都不甩了?
到底疫情到何種程度才能開放國境,或是降低隔離管控規定,一切似乎都是指揮中心說了算;當一些新規定被質疑時,指揮中心就說某些國家也是這樣在執行。指揮中心說要推動「新台灣模式」,防疫與生活並進,那就應該要注重民生經濟,朝向「與病毒共存」的方向走,但執行面卻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
指揮中心目前掌控著無限上綱的權力,但是能不能請你們轉身看一下現在的經濟及國人的生活狀況?如今國外都已走向「與病毒共存」,並且把omicron視為流感來因應,政府應思考讓國人盡早走出去,帶動產業經濟復甦,這才是最好的政策,政府總不希望台灣一直閉關當國際孤兒吧?
當前很多鄰近國家已陸續開放觀光,只有日本跟台灣還沒有開放,筆者建議兩國可考慮開啟「旅遊泡泡」的模式。目前台日關係良好,且最近的調查顯示,若政府開放國境,有高達8成的人會優先選擇前往日本。未來政府可以先開放台日觀光,如果效果良好,再往全面解封的路走,讓台灣順利接軌國際,重拾觀光活力。(作者為台灣國際觀光救援服務協會理事長)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