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抬起頭,仰望星空,看到的不是星星,而是低軌道衛星。第一金投信太空衛星ETF擬任經理人牟宗堯表示,為布建覆蓋全球的高速網際網路存取服務,由穆斯克領軍的SpaceX以不可思議的速度,已將約2,600顆星鏈衛星送入近地軌道,幾乎在複製電動車的成功模式,讓全球科技巨頭紛紛搶進,低軌衛星躍升2022年科技領域中最閃亮的一顆星,也開啟一場不容錯過的太空商機。
15年前多數人對特斯拉的電動車嗤之以鼻,結果現在成為顛覆汽車產業的領頭羊,迫使所有傳統車廠加入戰局,預估2030年時,電動車在先進國家的銷售量將超越燃油引擎車,2040年產值上看2.1兆美元。
雄心壯志的特斯拉執行長穆斯克,在汽車業的新傳奇故事還沒演完,又將世人目光直接從地面拉往太空。
牟宗堯表示,原本以為SpaceX的星鏈計畫,因技術極為困難與成本過高等問題,短期內要實現商業化之痴人說夢話,但穆斯克再次讓世人見識到人類因夢想而偉大的力量。短短三年內,發射任務從一年13次,到去年的31次,預計今年可以突破60次,至今年底將有約3,400顆星鏈衛星在軌運行,目前在全球可供32個國家消費者使用,用戶也超過40萬戶,較一年前的7萬戶,大幅成長4.71倍。
由於SpaceX已向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提交第二代星鏈衛星方案申請,預計再發射3萬顆星鏈衛星,總數來到驚人的4.2萬顆。眼見SpaceX進展神速,現在估值達1,250億美元,成為美國身價最高的新創公司,其他競爭對手莫不加足馬力,包括英國Oneweb、加拿大Telesat、亞馬遜、波音、中國航太科技集團等,相繼規劃了宏大的發射計畫。以此速度推進,美國衛星工業協會估計,到2029年,在軌的商業衛星數量將超過10萬個。
牟宗堯指出,若未來七年商業衛星真的超過10萬顆,代表整體衛星供應鏈將成長九倍,包括衛星製造、服務、地面設備、發射四大部分的產值成長曲線將非常驚人。鴻海董事長劉揚偉於5/31股東大會上亦表示,未來三年除了電動車跟半導體外,低軌道衛星也是布局方向,且不只地面接收站,「說不定明年就會看到鴻海的衛星在天空上」。
上次或許你錯過電動車爆發的機會,這次你切莫錯過太空衛星的好機會。
第一金投信緊跟這股大趨勢,將於6/27募集太空衛星ETF基金,專注投資於全球太空與衛星產業,是投資人直接參與的最佳管道之一。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