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通膨壓力未減,導致終端需求轉弱。台灣經濟研究院29日公布,6月製造業景氣信號值為11.81分,較上月減少0.53分,燈號續為代表景氣低迷的黃藍燈,是3月至今連四個月呈現黃藍燈,景氣信號值微幅波動,難以突破低迷區。
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分析,6月國內製造業雖受惠大陸解封,有助產能及供應鏈逐步恢復,但全球經濟成長放緩壓力升高,客戶購料保守,台灣廠商加大去化庫存力道,使得進口與製造業生產成長幅度較上月明顯下滑,拖累需求面與原物料投入面的指標表現。
就不同產業燈號的消長觀察,台經院發現,6月竟沒有任何一產業,看待景氣表現落在代表揚升的黃紅燈、及代表繁榮的紅燈,反而是代表衰退的藍燈比重,由5月的20.53%進一步增加29.55%。
台經院指出,製造業出口大宗的電子零組件業,由於比較基期偏高,且消費性電子終端應用銷售量持續下滑,導致半導體訂單量能陸續修正,6月電子零組件產業生產指數年增率掉到個位數,須特別關注;所幸此行業出口與外銷訂單表現依舊強勁,6月景氣燈號繼續維持代表景氣持平的綠燈。
對於6月製造業景氣燈號出現今年第四個低迷的黃藍燈,台經院提醒,製造業面對全球經濟下行風險升溫,應聚焦能源與糧食價格何時走低、全球供應鏈何時重回正軌等面向,為近期觀察重點。
智庫之外,外銀圈近日也接連下修2022年台灣GDP成長預測,澳盛銀3.6%,星展銀行自3.8%調整至3.4%;花旗集團亦從3.8%下修至3.4%;法國外貿銀行則從4.2%下調至3.4%,減少0.8個百分點,動作最大。
法國外貿銀行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艾西亞指出,台灣經濟下行風險來自通膨升溫和全球需求疲軟,兩項因素夾擊下,企業需求減弱、庫存調整,連繁榮的半導體行業也面臨下行風險。
艾西亞分析,受通膨升溫影響,第二季台灣的企業收入年增率放緩至9%,原材料成本上漲並傳遞到設備和機械,企業利潤率受到進一步擠壓;另一方面,隨著全球需求更為減弱,加上大陸封控影響,客戶將相應調整庫存,台灣的出口訂單可能隨之被削減。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