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舉辦11年的台東熱氣球嘉年華每年吸引數十萬人參加,其中熱氣球自由飛是台東獨有行程,獲得遊客好評,然而開放自由飛以來常因氣流不穩,迫降在私人農田造成農損,歷年來台東縣政府雖編列補償預算,卻有農民認為賠償是一回事,飛行員應降低迫降的機率。
抵台不久的日本喵喵球9日從鹿野鄉永安村低空掠過,嚇壞許多村民,深怕撞上電線桿及房屋,沒多久熱氣球就迫降在私人農田中。農田受損的陳姓農民說「稻子都倒了,很傻眼!」
陳姓農民氣憤表示,飛行員迫降時神態自若,完全沒有不好意思,口頭上雖然說這是緊急迫降,無法得知他們心裡真正想法是什麼,她無奈地說,沒有法令可以管這件事。
遭壓壞水田的黃姓農民說,人一站上去土地就會被夯實,還加上車子不斷進出,雖說有補助,但其實田裡根本不希望人家進去踩踏。
農民看著工作人員回收熱氣球,心裡多有不滿,一大片的自然農法田區,部分有作物被踩踏,另一部分農田已鬆土養田,等待下一期種植,卻被人車進出夯實,根本前功盡棄。
台東縣政府交通及觀光發展處觀光遊憩科長劉奇朋表示,熱氣球產業在台東發展已11年,有一定的作業流程,當熱氣球迫降在農地時,若農民在現場,就會當場詢問有無農損,如果農民不在,則會插旗子留下資訊,以便農民申請後續賠償。
根據縣府統計,熱氣球活動歷年農損共有25件,累計農損大約12萬元。劉奇朋說明,當飛行員從空中判斷,這地方可以降落的時候就降了,也曾發生飛行員認為地上沒有作物,後續卻有農民反應造成農損的爭議,因為有機耕作方式難以辨認有沒有作物。
交觀處強調,相較於國外地廣人稀,熱氣球容易降落,台灣地狹人稠,人口密集度高,飛行員從空中看到較空曠的地區就會選為優先降落點。農民則認為,縣府應建立更完善的風險管控機制,若有迫降風險就不應該放飛,農田看起來沒有農作物,並不代表沒有損失。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