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政忠指出,原本科學技術白皮書的三大方向是創新、包容、永續,未來新一期的科技白皮書將變成「前瞻創新、民主包容、韌性永續」等三大主軸。
吳政忠說,韌性就是Resilience,是台灣最大資產,可以讓大家信任,而且不會拿走或奪取。
吳政忠說,科學技術白皮書還有提到,「科技不是單獨科技,而是跟社會需求連結」。他說,科技跟經濟有介接,跟環境像是2050淨零碳排也有關係,另外還有地緣政治,回頭看過去六年,如果沒有地緣政治下的科技競爭,就看不出還分成民主跟共產。
吳政忠說,自己在2017年曾想過,10年之後台灣的科技是甚麼樣子?當初都沒有看到台灣2020、2035年的願景,所以提出2030的規畫。新的科學技術白皮書,將從明年開始為期四年,會以2035當作為規劃願景,全力布未來10年的長局。
吳政忠提到「STEEP」(Society、Technology、Economy、Environmental、Politics)概念,他說,科技要從社會面、科技面、經濟面、環境面跟政治面來考慮,五大面向可以一起關注,提高到國家層級。但這並不是他創出來的口號,國際大公司像可口可樂在面對未來發展,也用這樣概念來布未來10、20年的局,國家方向長程目標也可以這樣做。
吳政忠強調,科技不可能單純存在,邁向2030年、2035年、2040年,科技和社會需求要更加緊密,像淨零科技也要考量社會弱勢,例如在政策上提高電價,沒有考慮到弱勢是不行的,「未來台灣科技不可能只應付頂端的人,而是要普惠科技,要同時來布局」。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