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之前房市爛尾樓風波不斷延燒,不只衝擊房產業者盈利,也連帶波及大陸地方政府的財政。鑒於盈利與財政吃緊等理由,國際信評機構標普信評近期就發出示警表示,大陸部分財政體質較弱的地方政府與企業,發生負面事件的機率可能大幅上升,甚至一度下調中國信達等大陸四大國有資產管理公司(AMC)評等,但均保持在投資級,展望為「穩定」。
根據香港信報稱,標普信評以蘭州城投的負面事件為例指出,蘭州市城市發展投資公司與其母公司蘭州建設投資集團屢屢傳出負面消息,包括外部評級下調、擔保債務的利息逾期等一系列負面情況。
而蘭州當地雖然積極祭出政策牛肉,希望幫助相關企業盤活資產與籌措基金等,但顯然效果有限,仍舊無法阻止接踵而來負面訊息。而相關情況也間接凸顯出,地方政府財政緊張、土地市場低迷,以致支持當地城投企業的能力受到影響的窘境。
事實上,類似的問題並非只是發生在蘭州而已,報告進一步提醒,在財政實力較弱、債務壓力較大的區域,仍有可能繼續發生負面事件;加上要重新調整活化房產市場的結構並非朝夕之功,所以部分地方政府的財政可能還得勒緊褲帶,過上一陣「苦日子」。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9月下旬時,標準普爾也以大陸經濟放緩,房產營商環境面臨挑戰等理由,調降中國信達、中國東方、中國長城、中國華融的評等大陸四大國有資產管理公司。
大陸四大國有AMC多年來已向多家大陸前50大開發商提供貸款。光是中國信達和中國華融收購重組類下的房地產業務規模就高達人民幣2000億元。而近期隨著房產不景氣,AMC在大陸政策指引下,協助疏困的範圍與力道都有所增加,但是AMC收購的低殖利率資產越多,機會成本就越高,進而影響其整體回報。
中泰國際研究部主管趙紅梅認為,標普調降四大國有AMC評等,主要是在房市疲弱與經濟增長放緩的背景下,AMC普遍持有大量的金融投資,其公允價值對於資本市場的波動較為敏感,且AMC也在參與風險房企的資產處置。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