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爾「唱鴿」,台股1日漲回「萬五」,展望2023年,中信投顧預估,高利率、高通膨壓力緩解,全球經濟成長率有望明年落底、2024年回升,大盤則呈現緩步墊高態勢,惟須留意成熟國家「成長型衰退」風險,選股則首推「人工智慧(AI)」大主軸。
年末將至,中信投顧1日舉辦2023年投資展望說明會,中信投顧總經理陳豊丰看好,有別於今年台股走過相對辛苦的一年,2023年則可抱持較樂觀的心情。
中信投顧分析,台股10月股價淨值比(PB)觸及1.77倍的長期平均水準後反彈,估未來再跌破該水準機率低,明年加權指數高低點差異約僅在20%內,呈緩步墊高格局,高點可能落第四季。
全球矚目升息議題,中信投顧則認為,2023年全球央行利率政策仍將維持高位,惟升息動作將不如今年激進,預期今年12月升息2碼後,2023年上半年僅再升2碼,與今年來已大升15碼相差甚遠,資金行情可望延續。
陳豊丰分析,市場預期Fed升息至2023年3月將進入高原期,在「停止升息」的利多出現後,部分提前進場卡位的投資人可能先行撤離,故在此情境下,明年回檔時機可能落在第二季,整體來說,本波行情將會「漲到市場受不了為止」。陳豊丰也指出,先前部分外資仍對台海地緣政治風險有所顧忌,若2023年該隱憂淡化,買盤就有望大舉回流。
中信投顧提醒,2023年需留意成熟國家「成長型衰退」、逆全球化2大風險對台灣出口的影響,成熟國家若面臨高通膨壓低消費動能、高利率阻礙企業投資及招聘僱員需求的「成長型衰退」,將衝擊其外需,連帶台灣出口動能也受累。
「金兔年」將至,陳豊丰以金兔「吃軟不吃硬」比喻,點出受去中化影響,下游硬體製造面臨廠房搬遷的過渡期,故製造業挑戰大,選股應鎖定IC設計、IP等「軟」產業。
中信投顧看好人工智慧(AI)產業,不僅可應用於醫學、天氣、軍事的高速運算,更能處理自駕車系統感測器訊號融合分析、自動化生產智能機器人、提升最新手機晶片的遊戲與語音語意效能,是貫穿2023年科技投資趨勢的主軸。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