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拜登政府的貿易政策延續川普的「保護主義」與「單邊主義」,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也因此被譏諷為「彬彬有禮的保護主義」、「戴著面具的川普主義」。民進黨政府則是等而下之,抗中意識形態掛帥,置台灣利益與人民福祉於不顧,甘為美國保護主義祭品,對外經貿政策與作為失能、失控。

從《關稅暨貿易總協定》到「世界貿易組織」(WTO),70多年來,美國高執自由貿易大纛,協助創建了自由、公開、公平的多邊貿易體系,但從川普的「美國優先」到拜登的「美國製造」及「購買美國貨」,美國的國際貿易理念已產生典範式轉移。拜登政府不但延續川普的進口鋼鋁高關稅,更陸續完成一系列《基礎建設法》、《晶片與科學法》、《降低通膨法》立法,及限制先進晶片與製造設備出口到中國等,都屬最典型以關稅、補貼、進出口管制等手段保護國內產業與就業市場。

法國總統馬克宏警告,美國的貿易政策會「裂解西方」;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當著拜登面表示,「全球化與自由貿易幾乎已死」,就是對保護主義捲土重來,美國至上主義高漲的深憂。在美中全方位戰略競爭架構之下,美國的貿易政策首要目標之一在壓制中共的經濟與科技發展,負面效應波及西方盟邦,而台灣是以外貿為主的經濟體,更是首當其衝,但由於過度依賴美國,加上極端抗中意識形態,在保護主義洪流中進退失據。

最新的案例就是,WTO爭端解決小組9日裁定,美國以保護國安為由對進口鋼鋁加徵關稅,違反了全球貿易規則。台灣自2018年起就是這項關稅的實施對象,但無法如同歐盟、英、日等國取得豁免,也不願透過WTO爭端解決機構(DSB)提起訴訟,政府無能、無為使台灣業者持續遭受不公平待遇。

另外,台積電迅速在美國設廠脫離不了地緣政治因素,民進黨政府是重要幕後推手,但在設備移機典禮的16分鐘演說中,拜登高喊「美國製造回來了」,甚至宣揚美國工會勞工最優秀,就是絕口不提「台灣」或觸及台美關係。民進黨打出「護國神山」王牌,卻完全沒達到預期效應。

面對層出不窮的兩岸經貿問題,民進黨更是缺乏專業與責任感,只會操作抗中保台,凡事甩鍋中國歧視,無法採取有效措施保護台灣業者權益。大陸最近禁止台灣水產品、酒類、飲料等輸入,一如過去鳳梨、石斑魚等事件,蔡政府宣示不排除向WTO申訴,訴諸爭端解決機制,但這種外厲內荏的面目早被看穿,在真相與責任沒有釐清之下,蔡政府根本沒有能力與決心接受DSB檢驗,充其量只是在技術貿易障礙委員會提出「特別貿易關切」。

熟悉WTO運作人士都了解,在委員會表達關切通常是兩造各自表述,如無法透過交涉、談判解決,訴諸DSB是最後手段,因此,經濟部所謂九度向中共表達特別貿易關切,除了大內宣外,只是象徵性動作。可以預期,蔡政府除了譴責中共突襲、歧視台灣,累積更多敵意外,這次仍是以雷聲大、雨點小收場,弱勢業者只能自求多福了。

#保護主義 #貿易 #川普 #WTO #拜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