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疫情升溫,台灣也出現搶藥潮。近期不少民眾至藥局掃貨普拿疼,導致普拿疼缺貨,疫情指揮中心日前才掛保證國內退燒藥供應無虞,昨天就改口喊普拿疼缺貨,呼籲國人勿搶購寄國外,遭國內藥師狠批,就是因指揮中心過度美化庫存數據,才導致缺藥。

行政院長蘇貞昌昨召開擴大防疫會議,指揮中心於會中表示,中國疫情升溫,根據報導,中國有多地感冒、退燒藥及中醫藥短缺情形,台灣也出現特定品牌感冒藥有缺貨和叫貨困難的狀況,部分民眾買藥寄至國外,政府除確保國內藥物儲量,也會持續監測搶藥狀況是否有擴大。

但是防疫指揮官王必勝上周才說,國內含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的退燒藥共有77張有效藥品許可證,其中47張持續生產,總庫存量約5400萬顆,若以疫情前健保月平均用量估算,約可維持2.7個月,原料藥可維持10.6個月的供應。

王必勝昨天改口稱,國內普拿疼有缺貨及叫貨困難現象,民眾宜適量購買,勿大量轉寄至國外,如有需求可選其他成分相同產品。他強調,為確保藥物儲量,會持續監測並評估採取進一步措施,但是否限制購買?「現在還沒決定」。

第一線藥師表示,早在Omicron於今年5、6月疫情爆發時,普拿疼就缺貨,直到9月供貨才回穩,12月12日因香港傳出搶藥潮,再度迎來另一波銷售高峰,導致現在下訂都要排隊,品項也不齊全。

開業藥師易麗珍表示,12月12日當天曾有民眾一次購買10多盒普拿疼,他坦白要寄去大陸給家人,現在民眾都說是自用。

藥師沈采穎則指出,指揮中心公布國內乙醯胺酚庫存量可達2.7個月的健保用量,卻只敢拿疫情前的用量計算,「怎麼不拿今年5、6月份的使用量來估?」當時業界就傳乙醯胺酚供應不足,但中央還是企圖用美化過的數字粉飾太平。

沈采穎指出,不只普拿疼,其他乙醯胺酚成分的藥品也傳缺貨,例如中化、信東等藥廠產品也缺貨,推測是受原料藥不足的影響。

易麗珍補充,不僅退燒藥面臨缺藥危機,就連慢性病患常用的艾胃逆服也供不應求。

普拿疼則表示,普拿疼及普拿疼伏冒需求驟增是全球現象,已緊急向國外調貨,提高供貨量給台灣,最終到貨量視供貨狀況而定。

#中國 #缺貨 #普拿疼 #疫情 #民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