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於1950年的張念慈,旅美數十年,曾任職Merck、Sharp&Dohme和Rhone-Poulen c Rorer等世界知名藥廠。1993年他首先創辦第一家公司Cinogen,隔年再創立健康食品公司Pharmanex,並將Cinogen併入 Pharmanex,4年後Pharmanex以1.35億美元賣給美商如新(NU SKIN)集團。1998年成立Optimer Pharmaceuticals,2002年返台創立台灣浩鼎。
懷抱著熱情,張念慈挾著想推動台灣生技產業打進國際賽局的理想,不斷鼓吹新藥開發。他說,品牌會有明星效應,如果台灣沒有品牌新藥,生技產業永遠是模糊概念,因此,台灣還是要有自己的品牌新藥,並且要聚焦在真正創新,發展突破性創新藥品,而不是me too。所謂真金不怕火煉,只要產品夠創新,任何模式都可以發展得很好。
他認為,結合產官學研醫的資源,台灣是有機會成為全球前十大有能力開發重磅級新藥的國家,奈何因浩鼎乳癌新藥臨床數據未達標,加上政治口水戰引爆的浩鼎風暴,不僅讓翁啟惠與諾貝爾獎擦身而過,浩鼎的新藥開發也因官司延宕。儘管如此,張念慈對新藥研發始終懷抱無比熱情,他所研發的產品都是first in class, best in class的首創全新藥物;而他提出的新藥成功「四才」條件,即人才、選材、智財及錢財,也被生技界喻為經典。
生技業界認為,台灣新藥發展20年,張念慈貢獻居功甚偉,一場浩鼎浩劫讓產業損失2千億的血淚史,著實為生技業上了寶貴的一課。張念慈帶著三個遺憾離去,留給產業的何只是唏噓與哀痛而已!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