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最新一期《中國新聞周刊》報導,全世界都在期待和歡迎中國遊客嗎?泰國給出了一部分答案。當地時間9日中午12點30分,廈門航空MF833航班準時降落曼谷素萬那普國際機場,這是中國對新冠病毒感染「乙類乙管」後首批抵泰班機。269名乘客還沒走進航廈,就受到了「英雄般歡迎」。泰國副總理兼衛生部長阿努廷親自接機,送上寓意友好歡迎的花香串,熟練地用中文說「歡迎!」
才在幾天前,泰國政府跨部門協調要求自1月9日9時起,國際旅客需出示疫苗接種證明和保額不少於1萬美元的健康保險。然而,泰國旅遊行業協會馬上致信政府,抱怨入境新規威脅旅遊業復甦。1月9日中午,阿努廷在機場意外地宣布好消息,不再要求入境旅客出示新冠疫苗接種證明,立即生效。
泰國旅遊局預測,2023年到訪泰國的中國遊客將達到500萬人次,約占疫情前的45%,屆時將為泰國創造2400億泰銖收入、拉動GDP增長1.34%。
《中國新聞周刊》報導,與中國遊客快速滿血復活的出境熱情相比,全世界還沒完全準備好。「中國恢復出境遊的需求和呼聲確實很高,問題是目的地的供應能力、接待能力還沒完全恢復。」在泰國經營兩家旅遊公司的俞青谷憂心說。
目前,還有很多國家旅遊簽證沒完全放開,國際航班、尤其直飛航線和航班量都還在恢復中,中斷3年的出境遊供應鏈還需重建。「拿到簽證不代表能順利入境。」簽證代理提醒說,美國、印度、日本、韓國和歐盟多國增加了對中國旅客的入境要求。
和疫情期間出入境要求相反,現在中國人到海外需要提供核酸陰性證明。一名主做歐美澳簽證的代理統計,多數歐盟國家認可離境核酸結果,但入境後是否還要再做檢測,各國情況不同。比如,法國只需再提供「健康聲明」即可,但丹麥等地為落地強制核酸,檢測費200到400歐元不等,最多折合2900元人民幣。由於政策不明朗,有些人還在觀望,拿到簽證後並未馬上出行。
《中國新聞周刊》報導,種種原因,導致當前實際成行的出境遊,仍是少數。旅遊平台攜程稱,當前護照新辦或過期換發,仍然以商務、留學、探親等需求為主。
「這些簽證限制只是疫情期間的暫時政策。」訂製旅行服務商「6人遊」創始人賈建強認為,出境遊的恢復仍要建立簽證條件便利的基礎上,比如單次旅遊簽、落地簽、免簽等政策的開放。預計到春節前後,出境遊仍會以諮詢為主,等大陸感染高峰基本結束,到3月以後,出境遊才會真正復甦。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