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新一輪機構改革方案提出,組建國家數據局,負責協調推進數據基礎制度建設,統籌數據資源整合共享和開發利用,統籌推進數字中國、數字經濟、數字社會規畫和建設等。這意味著數據將成為重點戰略領域,大陸將迎來新一輪數字浪潮。
近年來,大陸數字經濟發展迅猛,政府也不斷調整、加快相關布局。2021年大陸印發《「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畫》,提出到2025年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將達到10%。2022年12月,《關於構建數據基礎制度更好發揮數據要素作用的意見》發布,提出構建數據產權、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等4項制度,以形成較為完整的數據交易市場體系。今年2月,《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畫》發布,將數字經濟發展升格為數字中國建設。
如今的時代,數據已經成為重要的生產資源。如何挖掘、應用、交易數據,決定了未來競爭力。大陸將新組建的國家數據局歸屬國家發改委管理,除了保護數據安全,顯然更希望在數據的開發、利用方面有所作為。
大陸數字經濟規模位居全球第二,僅次於美國。但數據多掌握在大企業手裡,供給遠沒有得到充分釋放,行業數據市場分割,缺乏有效流通機制。成立國家數據局將針對當下發展中的問題,推動數據交易、共享機制的建設,讓數字流通起來,創造更高價值,同時實現數據整合,依靠數據來進行科學決策,科學化、精細化管理,推進數字政府、數字經濟和數字社會的共同建設。因此,數據流通與數字基建將是大陸新一輪數字浪潮的發展重點,台灣應從中看到機遇。
首先,大陸新一輪數字基建將給台灣製造業帶來新機遇。大陸涵蓋經濟、政務和社會生活等多方面的數字基建,勢必引發數字硬件、智能終端以及製造業數字化等領域的「需求潮」。
在數字經濟中,台灣的產業優勢主要集中在數字產品製造業,如計算機製造、智能設備製造、電子元器件及設備製造等,以及製造業的數字化效率提升,如智能製造等。參與信息通信、高端電子製造裝備等領域的兩岸合作,將在大陸新一輪數字基建中獲得競爭優勢。
其次,數據流通為中小台企拓展大陸市場降低門檻。從大陸近期政策來看,打通數據鏈路,實現數據要素的充分流轉和數據價值的充分發揮是當下重點。
數據流通將大大降低台企布局大陸的門檻與成本。數字化台企可以更少的資產拓展大陸市場,甚至可以利用更多數據來研發產品和服務,獲得更大發展空間。
數據作為生產要素有其特點,即消費越多,使用越多,數據總量就越大。這就意味著大陸的數字經濟規模對全球數字格局的塑造力將越來越大。台灣數字製造業發達,而服務業發展緩慢,便是因為市場和數據量較小,無法產生規模效應。大陸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實際上為台灣數字化轉型提供了機遇。
新一輪數字浪潮下,兩岸應積極探討建立數字合作機制,並探索可能的合作空間。
(作者為大陸資深時政評論員)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