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越南偏鄉的祿遲國小學生李寶欣,過去想看課外書,至少要去車程1小時的大城鎮書局才買得到書,因此1年只有2次機會買書。自從台灣的至善基金會協助學校成立閱讀室後,喜歡看勵志故事的她有了更多機會看書,透過書籍學習知識、培養自信,現在她1年可以讀超過100本書,疫情期間也不例外。
越南中部許多學校閱讀室設備老舊、光線不足及讀物貧乏,學生對閱讀缺乏興趣。2008年起至善基金會在越南順化、廣治、廣平、河靜、義安、廣義等6省展開「閱讀計畫」,建設愛心閱讀室,466所越南學校、近20萬名學生受惠,參與閱讀計畫的學童,每年平均閱讀量達67本,是一般民眾的16倍,李寶欣就讀的祿遲國小也是受惠學校之一。
除了建置硬體外,至善基金會也邀請台灣閱讀協會理事長、中原大學圖書館館長陳昭珍為當地老師編輯培訓手冊。陳昭珍說,越南與台灣相仿,大多的孩子閱讀僅止於教科書,少有課外閱讀的機會與時間。不過「閱讀是學習的基礎能力」,在講究問題解決的當代,更要透過自主閱讀培養必要能力。
陳昭珍說,據其研究指出,有受到閱讀教育的越南孩子的語文成績普遍更好,且閱讀動機更高,顯示閱讀環境對學生內在動機的影響。
祿遲國小教師潘氏玉灣表示,過去學校雖然有圖書館,但多數是教科書,鮮少有課外讀物。至善基金會建立圖書室、引進閱讀教育後,學生的閱讀量明顯變大,寫作、說故事時能運用更多詞彙,自信心提升、表達能力也變好,且也有許多家長發現閱讀的重要性,願意為孩子採購課外書籍。
祿遲國小學生黃氏登輝說,過去1年只能買2至3本書,對喜愛科學的他完全不夠,還好圖書室提供豐富資源,讓他學習很多新知,「未來想讀物理學!」
至善基金會執行長洪智杰呼籲,外交部國際合作不應僅侷限於邦交國,應擴大範圍,與更多國家建立關係。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