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謝長廷有無返國述職並接受質詢的事,外交部說「事屬機敏」,故連有無乘上飛機都不肯透露。姑不論其遮遮掩掩有無必要,就連「機敏」二字,都用得甚是古怪,純然就是民進黨慣用的「話術」。
「機敏」二字,據教育部國語辭典的解說,是指「機靈聰敏」,並有例句:「幸虧他處事機敏,才沒有落入別人的圈套。」遍察各家詞典,莫不相類。外交部的官員是中文程度太差,還是「自鑄偉詞」?謝長廷返國一事,無論如何都跟「機靈聰敏」扯不上邊,倒是官員是非常「機敏」的,深恐透露之後,無論謝長廷有無乘上飛機,都會引發眾多討論,因此將「機敏」一詞,轉作「機密敏感」解說,欲加迴避。
外交部為駐外使節的主管上司,自是不可能不知道箇中實情,而謝長廷有無返國,根本就構不上所謂的「機密」,因此,話術出籠,既不敢言其「機密」,實則是忌諱其「敏感」,故才選用了「機敏」二字,民進黨的慣技就是大事化小、小事化無,等風頭一過,就船過水無痕,可以不了而了之。
外交部說「機敏」還真的「機敏」,但用得多了,就顯出其黔驢技窮的困境了。原來,凡是會對民進黨聲譽有礙的「敏感」之事,都可以用話術來加以搪塞,也真的讓人嘆為觀止了。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