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選前提出一連串有旺盛企圖心的競選承諾,號召選民支持,就職後亦能積極作為,希望帶領美國重新領導世界。但1年來挫折連連,支持度愈來愈低,目前徘徊在40%出頭,代表多數民眾不看好拜登政府的未來。尤其在經濟、內政方面,通膨失控創下40年新高、走不出新冠肺炎陰霾、指標性的「建設美好未來法案」受阻於國會、投票權法案胎死腹中,都成為拜登政府的罩門與尋求連任的障礙。
烏克蘭使拜登大減分
今年底是拜登的期中選舉,新年伊始卻顯得流年不利,重大法案通過無望,在疫情、經濟與國際政治上都有強大的掣肘。疫苗施打推展停滯不前,在鼓勵第3劑加強針方面行動遲緩,Omicron變種也導致檢測需求激增,令政府措手不及。日前美國最高法院以6票贊成、3票反對,否決了拜登對於企業的疫苗強制令。這不僅影響美國政府對疫情的控制,也反映了最高法院的保守傾向。最高法院大多數法官是由共和黨總統任命,這也凸顯美國政治體制對嚴重社會分裂現象的無能為力。
通貨膨脹40年新高,民眾怨聲載道,社會治安大亂。聯準會(FED)鷹派聲浪抬頭,升息眼看勢在必行,造成美國股市大幅震盪。能否止穩又何時止穩,川普時期美國股市創造的佳績會不會就此打住,對年底的選舉也會形成衝擊。
美國與俄羅斯關於烏克蘭的談判一無所獲,俄國持續大軍壓境,不肯放鬆。美國對於烏克蘭的立場進退失據,拜登甚至表示若是俄國只是「輕微入侵」美國未必嚴重制裁俄國,引發外界質疑美國立場是否動搖。
而北約盟國立場也不一致,法國總統馬克宏在歐洲議會演說表示「歐盟應該自行尋找對話出路」。歐洲幾個非前線國家對於是否要為了烏克蘭與俄國反目,有不同的意見。自稱「美國回來了」,但拜登政府既無能強迫俄國撤軍,又無力號令歐洲盟邦同步行動,正顯示美國國力大不如前。英國媒體BBC指出即便烏克蘭發生戰爭,在極度分裂的政治氣氛下,也無法激起美國人的愛國心,願意團結在拜登領導之下與俄羅斯一戰,烏克蘭對拜登只有減分效果。
最近的美國國家廣播公司新聞網(NBC News)的民調顯示,民主黨在期中選舉中對共和黨僅有不到1個百分點的優勢,拜登的支持率則不到40%。民調還顯示,大多數選民認為國家正步入歧途,家庭所得跟不上生活支出,政黨極化仍持續威脅美國民主和執政黨。此外,執政黨及其官員的支持率偏低,選民對11月期中選舉興趣缺缺。民主黨支持者投票意願大幅降低,對拜登十分不利。
中美沒有衝突的本錢
拜登要扭轉頹勢並不容易,他手上的牌不多,只有一個「反川牌」,一個「反中牌」。拜登可以打「反川牌」,正如他之所以贏得2020年大選的原因,是因為討厭川普比支持拜登的人多,現在他仍不斷提醒川普回來有多可怕,讓選民回憶那個口無遮攔荒誕不經的川普。不過,畢竟拜登是現任總統,反川牌在國際上也許有點效果,美國盟友對凡是美國優先的川普十分感冒,但是對美國選民而言,自己的荷包最重要,通膨不解決,對拜登的好感就會消退,甚至懷念起川普。
拜登若是有智慧,應以經濟為重,放下「反中牌」,謀求與北京解決關稅爭議,降低進口物價,避免年底期中選舉失分。拜登似乎在內政上無計可施,因而轉向外交作為,但恐怕治絲益棼,對國際政治將會有更不穩定甚至負面的影響。失敗的民主黨更會滋長右翼的共和黨茁壯,對北京穩定國際環境不見得有利。拜登雖然大致上沿襲川普反中路線,但是也表現出管控危機處理分歧的意願。
今年習近平要進入第三任,美國也是大選年,雙方都沒有示弱的空間,但也都沒有衝突的本錢。民主黨素來以內政與經濟見長,拜登若是願意表現更多的合作空間,交換北京在經濟上的協助,改善美國國內民生經濟,民主黨後勢仍有可為。所以今年的中美關係未必悲觀,只是考驗雙邊領導人的智慧。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