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2022的大選成敗,國內三大黨輕重各自不同,民進黨是緊急但不重要,因為手上還握有中央執政與國會多數優勢;國民黨是重要而不緊急,因為多數縣市長、議長都還保有執政與連任優勢。

而民眾黨就不同了,除非柯文哲已經決定擺爛,所以2022既不重要、又不急迫;否則,2022的成敗對民眾黨而言,絕對是非常重要更加非常急迫。之所以如此致命,乃因民眾黨是個不折不扣的一人政黨,一旦年底柯文哲無官一身輕,失去台北市長後在媒體輿論的影響力將迅速消散。

民眾黨必須嚴竣面對此問題,年底的縣市長大選,正是民眾黨「賭黨運」的一戰無誤,一旦在縣市長席次空手而歸,民眾黨的黨名很快就會變成是台灣政治的歷史名詞,而不是柯文哲初始設想的狡兔三窟的其中一窟。

擺在柯眼前的,是如何延續自己政治生命,以及民眾黨尋求永續發展的重大難題。坦白說,「藍白合」是所有糟糕選項中,看起來「唯一一個」比較不那麼糟的選項,說是柯文哲的政治葉克膜一點也不為過。

或許柯文哲會認為國民黨日暮西山、垂垂老矣,民眾黨又在近來多次民調中,穩定反超國民黨成為第二大黨,再熬一點時間就能熬死國民黨,正式上位為前二大黨,但如柯作如此想,結果將大大失望。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國民黨再不濟,在年底地方大選席次上,不論是縣市長、議長、議員席次排名,只會是非一即二;非但縣市長、議長過半可以預期,就算是民眾黨採大量提名策略,仍無法對現有席次產生劇變可能。

而民眾黨暫可得意的民調數據,很不幸的,如同柯文哲參選總統的支持度一樣,就像是沙子堆出來的城堡,一個海浪打過來就會崩毀。雖然不中聽,但絕對是事實,一旦柯文哲缺席年底選戰,加上台北市長卸任後,對多數人而言,他不過就是住在台北市的一個「阿伯」,最多再冠上前市長的尊稱,或許柯文哲會不滿於此,仍以民眾黨主席自居,但民眾黨主席不過就是另一座沙雕城堡,只是晚一年被海浪打散罷了。

別看民眾黨已經揚言並點名部分縣市適當人選的動作,就認為民眾黨可在年底大有可為。真相是如果民眾黨再不大聲刷存在感,年底的選舉就直接被邊緣化,喊得越大聲、選情才是越無力,看看俄羅斯打烏克蘭的例子就知道了,真要動手之前需要昭告世界嗎?

事到如今,真的能助柯、而柯也要自助的救柯救民眾黨之道,就是接受「藍白合」的政治安排方案。而柯文哲唯一需要做的,就是放下那對台灣民主毫無幫助的自尊心,這樣做,既能拯救柯幾近休克的政治生命,更能起到急救被綠營玩爛、搖搖欲墜的台灣民主——如此重大的貢獻。

民眾黨與其在年底選舉坐以待斃、坐吃山空,把柯文哲的政治資本消耗殆盡,不如柯文哲放低姿態、主動出擊搶資源,直接放膽跟國民黨開口要資源、也要支援。

為此,大膽假設一個政治核彈的組合(除非兩個當事人都認為自己只是雞蛋),那就是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同日分別宣布參選高雄市長、台南市長,絕對會是選情震撼彈,而震央當然就在總統府正下方。當然,兩黨還是必須走完初選過程,讓民主的「程序正義」得以保存,只是一旦本提案成真,民調自然也不會有懸念了。

台灣需要一場顏色革命,好讓綠營的一黨獨大、長期執政的民主噩夢不會成為人民的夢魘。據說,連綠營內部的「良心綠」同樣不樂見如此。如今,只要柯文哲一個放下、一個發願,就很可能改變台灣民主的進程。

想像一個畫面,2022地方大選在野黨主席強強聯手,台南朱立倫高雄柯文哲,由郭台銘掌旗,強力整合藍、白、無三方成為在野大聯盟(想想三隻小豬合力對抗大野狼的童話!),絕對稱得上是史上最強黃金陣容(除非三人不認為自己是黃金)。在六都、各縣市共推在野最強人選,在野放棄成見、攜手共同打敗民進黨,則來年2024的總統大選,何須憂愁民眾黨的席次與生存問題?最差,柯文哲落選宣布選總統,也不虧不是嗎?

(作者為自由撰稿者)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

#柯文哲 #民眾黨 #一個 #國民黨 #席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