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台灣發動台式文革之後,一群無聊到沒事找事幹的綠營女立委們,也開始學大陸紅衛兵,要「破四舊、立四新」,到處找「反革命」材料;任何有歧視女性之嫌的文字用語,都必須革除!

他們先是要求教育部刪除「外公、外婆」的稱呼,說是這樣分內外,有歧視女性之嫌;如今又找到新的花樣了!連中文裡通用了數百年的「處女」、「處女膜」都得禁止使用。

不知過去的古文典籍裡涉及到疑似男女不平等的字眼,都要一概刪除不成?古時鑑定是否處女的「貞節牌坊」、「不事二夫」、「守宮砂」、「破處」等字眼,是否一律得從字典、古典中刪除?

如果這些名詞對女性不尊重,那麼針對男性使用的名詞如「在室男」、「童男」之類的,是否也有性別歧視之嫌,也應該一併刪除? 尤其現在又有大批「中性」人類出現,這些名詞已經失去其適用性,是否也該全部禁止使用?

歐美國家多數已經沒有處女情結,到了18歲成年依然保持處女之身的女孩還會被同儕譏笑,但是他們社會已經使用了千年的許多字眼,雖然涉及男女有別的字眼,不是依然繼續沿用? 他們怎麼就不會有所謂的性別歧視問題要求停用或刪除?

沒錯,過去有些專為男性設計的名稱如:Chairman(主席),已經改為Chairperson; 把man 改成 person也僅止於更適合對女性主席的尊稱而已,並不需將chairman這個字取消或作廢。

又譬如說,星象中的「處女座」英文是Virgo,就是從Virgin(處女)這個字延伸而來的。 如果民進黨立委無聊到要廢除「處女」這個有歧視女性之嫌的名詞,那麼是否也要要求聯合國廢止英文的Virgin這個字及Virgo這個千年星座名?

許多歐美國家的企業,還真喜歡用Virgin這個字,像維珍航空公司(Virgin Airlines),以及台灣企業最愛註冊登記的海外空殼公司——「維京群島 (Virgin Island)」,不都還是繼續使用?

如果心中沒有處女情結,又豈會在乎這個名詞背後是否藏有男女不平等的密碼?如果這個社會真能做到男女平等,還會在乎一些名詞是否「政治正確」?

我問我「內人」,不,我「愛人」,有何詞句可以替代「處女膜」這三個字?她提出一個十分睿智的替代名詞 ——「保護膜」或「保鮮膜」,令我讚嘆不已!

的確,與其使用拗口難懂的醫學名詞,將那玩意兒正名為「保護膜」或「保鮮膜」三個字,既中性又環保,又跟得上時代,不妨請綠營立委明令教育部即刻公佈實行之!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

#處女 #名詞 #Virgin #刪除 #立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