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危機及其發展對台灣問題的影響是多方面的,而且在某些方面的影響可能會是重大且深遠的。從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來看,烏克蘭危機爆發之初,台灣馬上成為西方社會和政府輿論的一個熱點,說明西方從政府到民間,都看到了烏克蘭在美俄之間的困境與台灣在中美之間的困境很類似,大家都擔心「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但後來,西方學界和政界關於烏克蘭和台灣的對比討論,都強調台灣在很多方面與烏克蘭不同,不僅台灣對於美國的戰略價值更重要,而且美國對於台灣的承諾有法律保障,暗示美國在台灣面臨類似的危機時,應該會採取更大力度支持台灣,甚至可能直接出兵,而不是像對烏克蘭這樣只進行間接武力支持。

美國戰略界和軍方一直傾向於把中俄看作同一類型的對手,只是因為中國的實力遠大於俄羅斯,才把中國作為主要對手。從美國和西方的觀點來看,中國在烏克蘭危機中的表現仍然延續其「反美挺俄」的立場,所以會更加認定中俄屬於同一陣營,不可對中國存在幻想,包括不可對中國在處理台灣問題上存在幻想。這種想法將會推動美國進一步聯合其盟友和夥伴,針對台灣問題做更全面的準備和預案。

所以,台灣問題將得到美國和西方從政府到民間更多的關注,其在美國遏制中國的戰略中的地位將進一步上升,中國在台灣問題上將面臨來自美國和西方更大的壓力。美國不但會繼續通過傳統的軍售、互訪、挺台法案、國際輿論等方式來介入台灣問題,而且會以各種新方式推動台灣問題國際化,以增加將來中國解決台灣問題時的政治、經濟、軍事和國際輿論等成本。

對於台灣而言,美國和北約未出兵保護烏克蘭,讓台灣人減少了對將來美國出兵保護台灣的幻想,但同時也增加了自立自強自衛的決心。俄羅斯在烏克蘭的軍事行動未如各界預料的順利,以及美國和西方對俄羅斯的大力制裁,都進一步增加了台灣人自強護台的決心,這種決心甚至在某種程度上超越了藍綠分歧。所以可以預見,台灣未來會在軍事領域增加投入,包括增加和美國及其亞太盟友的軍事交流與合作,這也回應了美國一直對台灣在自衛方面決心不夠的指責。台灣將緊緊跟隨美國來推動台灣問題國際化,以獲得更多國際支持和保護。

對於中國來說,歷史上美國和西方對自己的制裁,以及當前他們對俄羅斯的制裁,都讓中國更加清醒地認識到,只要將來中國試圖「武統」或「逼統」,肯定會面臨類似的制裁。如何調整經貿和雙向投資結構,以在面臨制裁時能夠盡量減少自己的損失、增加制裁方的成本,會成為不得不慎重考慮的戰略性問題。這會增加中國解決台灣問題的戰略耐心,並繼續集中精力來發展自己的各種實力。為此,中國會更加努力改善與外界的關係,甚至包括與美國及西方的關係,以改善有助於自己繼續發展的外部環境。另一方面,中國會繼續針對美台聯手進行堅決鬥爭,包括實施更多軍事壓力和制裁等,但會努力避免涉台衝突外溢到其他領域。(作者為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研究員)

(本文來源《海外看世界》,授權中時新聞網刊登)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

#台灣問題 #台灣 #中國 #美國 #烏克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