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張母親幼年時期的全家福照片,鮮明刻畫出抗日烽火歲月的軌跡。
第一張相片約拍攝於1941年初的抗戰中期,開戰前原為湖南省汨羅中學教員,黃埔軍校14期畢業後時任中央陸軍獨立43炮兵團高炮連長的外祖父,身著筆挺帥氣的國軍少校軍官制服,趁作戰之隙,與外祖母和母親三姐妹們合影留念,在戰火紛飛中抓緊片刻幸福的身影。縱然中華民族獨立抗戰的戰事發展令人略微失望但尚未絕望,光明的願景猶存,並映照在外祖母嘴角邊淺淺的微笑中!
第二張相片應攝於1943年初,大舅的到來為母親一家注入了新的源源活水,然而當時中國對外的國際生命線滇緬公路已為日軍切斷,有限的國際奧援如杯水車薪,且歷經近6年的長期艱苦抗戰,由外祖父身上的軍服材質(應為當年最體面者),可感受到國家已瀕臨民窮財盡的絕境,而外祖父母相較之下略顯清瘦的臉龐訴說了時局之不濟,身心的負荷也使得他倆神情不若數年前那般輕鬆自若。不過可喜的是國民政府已加入同盟國之列,中華民族不再孤獨抗擊日寇,日軍戰線擴大卻敗像已露,抗戰勝利曙光在望。
可惜的是,相片中母親的三妹妹,稍後在廣東省北部樂昌和韶關一線,可能是遭受日軍戰機投下細菌炸彈(我尚未查閱出日軍投彈的具體時間記錄)或其他水源污染之故,在當時橫行粵北的大瘟疫中病逝。三阿姨生於亂世,2、3年後也終於亂世,在烽火硝煙間她不見於任何政府官方的戶籍資料記錄中,好似她不曾來到人世間一般。戰爭期間,人如螻蟻命如草芥,可見一斑!
兩張全家福照片的對比,在苦難中國的縮影──母親的家庭中,無聲地道盡了多少辛酸。
(作者現居美國德州休斯頓市)
【劉良昇專欄每周二刊出】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