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在俄烏戰爭、貨幣緊縮的大環境下,各國股市紛紛進入熊市邊緣。影響所及,著名的老虎環球管理公司(Tiger Global Management)避險基金上半年損失多達50.1%。然而專研國家興衰「大週期」的橋水(Bridgewater)基金創辦人瑞.達利歐(Ray Dalio),旗下主力避險基金卻締造了高達32%的回報率。
現年72歲的達利歐堪稱是「宏觀投資」的代表。他所出版的《原則》、《變化中的世界秩序》等書,不像是金融炒股的指南,反倒像是人類歷史哲學的著作。橋水基金公司旗下管理的資產高達1500億美元,無疑是全球首屈一指、動見觀瞻的金融大家。而上半年他的基金高報酬,與他所提出的「帝國興衰大週期」、「國家實力指數」、「兩強衝突指標」等宏觀視野,對理解當前詭譎難測的世界情勢,以及相應的資產配置息息相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在國際關係等政治學研究中,討論帝國興衰規律的研究並不少見,但達利歐卻是以金融實戰的專業角度,瞄準500年的大國起落。他的研究焦點在於決定大國國力內外部循環的三大周期:長期貨幣和債務、國家內部治理,以及外部衝突合作。《變化中的世界秩序》開宗明義指出,2008年的金融海嘯令他注意到,不同時期的全球霸主作為世界主要儲備貨幣的發行國,都是透過金融壟斷地位延續影響力,然而同時也早已埋下步向衰落的種子。
在達利歐提出的「帝國興衰大週期」六階段中,美國正走到「財務狀況惡化且衝突加劇」的第五階段,可能進入「革命與內戰」的最終階段。雖然在「國家實力指數」中,美國仍然居於全球霸主地位,然而日益下衰的地位,正面臨快速崛起的中國挑戰。
為了抑制中國,美國自2018年開始發起關稅貿易戰、科技制裁戰、金融資本戰等攻勢,然而幾年下來成效有限。於是,文戰進一步向武戰升級。就如書中預言,製造台海危機及中美對峙升級等「不必要戰爭」的風險隨時可能升高。歷史顯示,一個走下坡的帝國尤其容易出現此種風險,因為任何讓步將被盟友視為失敗。
8月初,透過美國第3號人物訪台,台海緊張關係陡然加劇。達利歐在上周發文認為,事件後中美之間的對台角力升級,是典型的「開戰之路」(classic path to war),如果最糟情形發生,雙方引發的衝突將遠超過俄烏戰爭的影響。達利歐以軍事開支、媒體關注、民間情緒等變量計算出「兩強衝突指標」,並引用統計上的標準差來計算中美衝突的相對程度。他發現當前讀數顯示為高出平均1.2個標準差,接近過去大戰前各國衝突的高位。例如二戰前美、日兩國衝突指標高出平均0.6個標準差,美德兩國衝突指標更高出平均2.2個標準差!
當然,統計未必代表事件會惡化,有時雙方讓步會使情況好轉。例如古巴導彈危機時標準差讀數達到0.9,但最後危機成功解決,未致釀成惡果。此外,美蘇冷戰高峰期間,衝突標準差讀數最高曾達到1.9,而最終雙方也避免了互相毀滅的核大戰。
根據達利歐研究歷史數據,由於資本趨避風險,一旦陷入熱戰,交戰國的股市、債市、貨幣都受影響下跌,而中立國的金融市場則相對強勢。交戰國之中,戰敗國的市場表現更是遠不如最終戰勝國。
在大國博弈的詭譎世道中,達利歐和橋水基金是如何顯著地超越競爭對手呢?答案是善用歷史經驗以做空。由於俄烏戰爭造成歐洲的能源危機,影響糧食穩定,兩者都加劇了歐洲通膨,造成經濟增長放緩。利用了歐洲市場的動盪,橋水基金做空歐元、歐股,在幾個月內實現了可觀的利潤。而鑑於俄烏戰爭結束遙遙無期,高通膨持續,基本面加速惡化,歐洲股市、債市、貨幣的調整可能才剛開始,而不是即將結束。
至於台海危機的中美角力下一步如何演變?達利歐認為,理性人的期待是雙方克制,和平解決分歧,避免衝突升溫造成雙輸。不過,期待並非策略。在兵凶戰危之際,宏觀投資的布局正悄然展開。(作者為香港中文大學金融系副教授)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