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陸的中船重工武船集團舉行了馬來西亞海軍瀕海戰鬥艦(LMS)首艦的開工儀式,馬來西亞意向採購總共多達18艘,去年簽訂了首批4艘的合同,4艘的合同總額為2.64億(合台幣12億元)。這筆大單讓訪問大陸的馬國總理馬哈地非常風光,卻讓美國相當扼腕。
目前全球海軍的瀕海戰艦概念是由美國創造的,如同許多原由美國創新的武器,陸續在國際軍火市場上被其他國家趕上,如法國、瑞典,尤其最讓美國在意的,就是中國製造。
據陸媒《鳳凰軍事》報導,陸製LMS艦總長長68.2米,滿排約680噸,最大航速22節,續航能力在15節時可以達到2000海里,採用隱身外形設計,深V的型艦首利於高速行駛,而且阻力小降低油耗。
不過,瀕海戰艦讓一般人想到美國LCS的失敗經驗:故障率高、戰鬥力弱、防空能力不足、火炮等級落後,最後只能拿來當緝毒艇。但是,何以在中國版瀕海戰艦進入國際市場後反而受到歡迎?
報導說,中國雖然自己沒有裝備類似於LCS的戰艦,但是卻在國際市場上推出了一款中國版瀕海戰艦,而且一推出就有客戶上門。中國的瀕海戰鬥艦吸取了美國失敗的教訓,沒有像美國那樣將戰鬥艦造成3000噸級別,也沒有設計的行駛那麼快,也不像美國戰鬥艦那樣火力弱。中國出售的戰鬥艦排水量小,速度普通,火力佈置靈活,除了30毫米艦炮和12.7毫米機槍以外,還可以根據客戶需求安裝反艦和防空導彈,船尾可以佈置搜救小艇。這樣的艦船很適合中小國家的近海巡邏使用,簡直就是為中小國家量身定做的。
因此,馬來西亞成為該艦的第一個大客戶,一出手就打算購買18艘,如果全部實現,總價值約12億美元(合台幣373億)。每艘價格約6600多萬美元(合台幣20.5億元),利潤令人心動。
報導認為,美國會失敗而中國會成功的原因,在於美國武器設計太過追求科幻的外觀和炫目的數據,忽略了實用性和性價比,中國的做事風格就實用多了。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