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媒體周五宣佈,蘇-57(Su-57)像圖-160(Tu-160)核轟炸機升級般,在玻璃座艙罩加上隱形塗層,大大提高了它的隱形性能。
據《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網報導,國營俄羅斯技術國家集團(Rostec)說,這新塗層能將雷達吸波率提高一倍,並將座艙罩的雷達特徵降低30%。而蘇-57、蘇-30、蘇-34,蘇-35與米格-29K(MiG-29K)戰機都已進行相關升級。
然而,專家認為,包括蘇-57在內,俄羅斯所謂的隱形戰機都沒那麼隱形。儘管俄羅斯的蘇愷(Sukhoi)戰機/轟炸機機動性與纏鬥力一流,但唯有中美才製造了貨真價實的隱形戰機。
一位檢視過蘇-57照片的美國隱形戰機科學家說,當初俄羅斯幾乎根本沒設法要讓它隱形。他指出,顯眼的鉚釘從機身突起,相關設計破壞了一切隱形的可能。
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雷達吸收材料就被用來隱匿戰機行蹤,並確實發揮了某種程度的功效,但俄羅斯戰機武器必須外掛,就算上了隱形塗層,也無助於匿蹤。而其他專家則認為,蘇-57的任務很可能是要獵殺如F-22,或是F-35等美國隱形戰機。
俄國官媒塔斯社宣稱,蘇-57是多用途戰機,不僅能攻擊長程或短程範圍內的一切空中目標,還能打擊敵方地面與海上目標,突破敵軍空防。儘管莫斯科在蘇-57進入敘利亞打擊叛軍,執行有限的戰鬥任務後,便宣稱它經過戰鬥驗證,但卻始終不願量產。
而其中的原因,或許在於油價下跌,加上2014年俄羅斯侵略烏克蘭,併吞克里米亞半島,受到國際嚴厲制裁,以致經濟困難,而缺乏充裕的預算所致。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