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海軍在1970年代取得兩艘美製傳統潛艦,雖然當時兩國仍有外交關係,但美國正跟對岸打得火熱,任何對台武器銷售都要考慮大陸的反應,魚雷具攻擊性因此未同步銷售,海軍使盡全力想要取得魚雷,在1980年代我國海軍向荷蘭採購潛艦後,並經檯面下牽線,輾轉從印尼取得百餘枚德製魚雷。
由於美國軍援此2艘潛艦給中華民國的目的是作為反潛訓練假想敵,因此於潛艦返國後,即傳聞美軍在移交前已經將魚雷管封死,或是將所有魚雷發射管線路剪斷,使此兩艘潛艦不具有魚雷發射之能力。前情報局長汪希苓當時擔任國安局駐美特派員,他在回憶錄中寫道,1975年中華民國駐美國大使舘海軍武官邱華谷,試圖不經由美國官方機構採購供潛艦用的30枚魚雷,被聯邦調查局布線查獲後,被要求限期出境。
前監察院長錢復也在其出版的回憶錄也指出,在1980年代我國海軍向荷蘭採購潛艦,但卻面臨沒有魚雷的窘境,當時美方又不願出售重型魚雷,經過幕後斡旋,找上了曾經是荷蘭殖民地的印尼,當時孫運璿院長與海軍總司令部計畫署柴翔業署長共同前往首都雅加達,與當時的穆丹尼將軍洽談魚雷並協助轉口,才談妥兩批112枚潛艇用的西德製「SUT重型線導魚雷」,分別在1984年與1987年購得,其代價則是贈送印尼數艘除役的LCU與LCM登陸艇。
或許會有人好奇,台印兩國並無建交,怎買的到?軍武論壇曾揭露,由於印尼在50年代曾發生過共產黨政變而與中共斷交,所以與台灣還是維持不錯的關係;其次印尼曾為荷蘭殖民地,而海龍潛艇正好也是由荷蘭建造,當購買魚雷有問題時造船廠很自然找上印尼協商擔任此一白手套的角色,再次印尼三軍的裝備大量採用德國貨,早已建立採購的管道。
當時談妥的兩批魚雷,首批為德國製,第二批為德國授權印尼生產。包含實戰用雷與訓練用啞雷,單價每枚115萬美元,自1984年五月開始交貨至1987年五月全部交清。當時國軍還特別派出兩艘驅逐艦「DD-930 資陽」和「LSD-191東海」號船塢登陸艦,前往印尼將魚雷運回,且運回國後海軍一直將SUT魚雷列為不曝光的機密武器,直到摸熟後才在2003年漢光演習進行實彈射擊,就這樣用了30年,才又陸續取得美製MK46輕型魚雷、MK48重型魚雷。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