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協10國與中國、日本、韓國、澳洲及紐西蘭5國於11月15日簽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台灣經濟恐被邊緣化。學者曹小衡直指,未來台灣的傳統產業鋼鐵、紡織、汽車零配件、農業等首先會受到衝擊。
南開大學台灣經濟研究所所長曹小衡接受香港媒體《中評社》專訪時指出,由於民進黨當局的自我區隔,才失去了加入RCEP的機會。曹小衡批評,對於RCEP的簽署,給台灣經濟發展帶來的巨大不確定性的挑戰,民進黨當局卻輕描淡寫、甚至刻意掩蓋,糊弄百姓。
曹小衡指出,2010兩岸簽署ECFA,就是台灣融入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前提。尤其是服貿協議簽署後,民進黨推動了太陽花運動,這是台灣失去加入RCEP機會的歷史根源。未來台灣的傳統產業鋼鐵、紡織、汽車零配件、農業等首先會受到衝擊,隨之而來的是失業率提高。
曹小衡接著表示,對於台灣而言,還有更大的挑戰擺在眼前。第一,如果明年RCEP相關成員國完成了法律程序,並開始順利推進各項協議,將對台灣的貿易和投資產生一種替代效應;第二,如果大陸參與了CPTPP,將對台灣產生更大的貿易替代;三,如果美國也同時宣布重返CPTPP,這將對台灣有更大挑戰;四,中日韓若簽署FTA,也會從經濟上對台灣構成一定威脅。
文章來源:中評社
(中時新聞網)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