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天新聞台今(11)日深夜11點59分起將從52台消失,對於NCC不予換照,曾擔任NCC委員的政大傳播學院教授陳憶寧指出,獨立機關在台灣不易運作,再加上國內還有《廣電三法》等過時條例,顯見NCC就是有很大的權力管理傳統媒體,但如今有線電視前景不樂觀,傳統觀眾漸失,建議發展網路平台,「相信也能做得驚天動地」。
陳憶寧近日投書《蘋果日報》,針對NCC有意讓華視進駐52頻道,她認為華視財力與人力恐皆不足以支應。
陳憶寧在接受本報採訪時強調,經營新聞台資本額自新台幣5億元起跳,年均投入新台幣10億元,如今各家系統業者更不敢保證,哪家新聞台將進駐52台,因此有系統業者先讓CNN上架52頻道,但此舉對台灣意義不大,既然政府提倡新南向政策,建議不如讓總部位居新加坡的亞洲新聞台(英文簡稱CNA)入主。
至於本次中天新聞台換照未過關,陳憶寧說,2014年她在前NCC主委石世豪任內擔任委員,當時NCC對中天新聞台的表現便頗有微詞,但石世豪堅持言論自由非常重要,因此採取「留校察看」的方式來提點中天,「媒體就是自己管理,如果表現不行,就是社會大眾管理,政府管媒體幹嘛呢?而且不只沒有淘汰,還越做越旺」,不過媒改學者對此事「看在眼裡」,甚至「盯著中天」。
陳憶寧提到,中天應早些發現這起危機,在此情況下,想要順利換照,必定遭遇很大的困難,「我是覺得很可惜,台灣社會應當容納紅、藍、綠言論,替員工感到難過」。
而NCC堅持中天不予換照的立場不退讓,引起強烈批評,NCC又是參考美國FCC(聯邦通信委員會)所成立,權限行使究竟該到什麼程度?對此陳憶寧說,FCC是獨立機關,不只沒有法源可使用,在美國管理新聞言論,更是可笑,不過獨立機關在台灣不易運作,再加上國內還有《廣電三法》等過時條例,顯見NCC就是有很大的權力管理傳統媒體。
另再論及本次審議中天案的NCC鑑定人及委員,幾乎都是學者,立場與專業受到質疑,陳憶寧坦言,學者距離現實比較遙遠、比較有理想,對媒體產業的認知很單純,希望所有媒體都能像公共電視,但所有的文化、媒體事業都是營利的,都是商業系統,只要能找到市場定位,都可以開設與經營。
中天新聞台揮別52台之後,將轉戰網路媒體,陳憶寧認為,如今有線電視前景發展並不樂觀,傳統觀眾逐漸流失,建議發展網路平台,如果旺中集團董事長蔡衍明願意投資並經營,「相信也能做得驚天動地」。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