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內有四分之一學生為原住民族的桃園市至善高中,餐飲科班生12日以「傳承-創新」作為畢展主題,規畫一系列具原民精神的家鄉風味餐,食材選用道地香料刺蔥、馬告,搭配創新料理形式,端出「刺蔥馬告披薩」、「馬告鳳翅包」等特色料理,充分詮釋原民飲食文化與地方風情。
位處桃園市大溪區的至善高中,由於原民學生有相當佔比,被選為原住民族重點學校,特色課程「在地及原住民文化」受到學生喜愛,桃園市今年度的原住民族語教師研習,也選在至善高中原動力視廳館進行,邀集桃市各區、社群的族語老師齊聚一堂,探討語言保存與教學。
由於市府原住民局所主辦的「原住民族課後族語班」成果聯展,即將於12日於桃園市原住民族文化會館登場,至善高中副校長陳彥呈也與政大社科院社會創新實驗室合作,將餐飲科畢展融入其中,為現場來賓推出風味饗宴,打造雙成果展。
餐飲科主任陳志祥表示,本次餐飲科畢展結合市府原民局、政大社會創新實驗室的老師,以原住民精神為主題,將原鄉部落的傳統特殊香料、食材作為主打規畫特色料理,舉「山豬肉刺蔥披薩」為例,內餡選用山豬肉、櫛瓜,再以新穎的義大披薩做法,將常用青醬融入馬告與刺蔥,達到傳承與創新之意。
陳志祥說,雖然餐飲科學的料理有千百種,但以傳統食材入菜,對台灣孩子來說更具有教育意義,除能認識原民部落的生態,也可藉由平時所學,發揮創意變出特色料理,可謂一舉數得。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