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政府考量109年度桃園市有4件毒性化學傷害事件,為提升毒化災急救能力,除了原有的林口長庚及聖保祿醫院2家毒化災急救責任醫院之外,再於去年編列100萬元經費,由國軍桃園總醫院購置相關毒化災設備及防護裝備。
桃園市是全台第一工業科技大市,且台灣500大製造業有超過3分之1在桃園設廠,工業產值常居全台之冠,桃園擁有32個報編工業區,從傳統產業到高科技產業,涵括了物流、光電、高科技、航太、汽車零件、生技、農業、綠色能源及傳統產業等產業聚落,其中毒性化學物質運作場所有685家。
根據資料顯示,毒化災事件發生原因包括洩漏、火災及爆炸,其中洩漏意外中氣體外洩佔約為63%,事故原因以人為疏失約佔50%,而毒性化學物質不論是在運輸過程、工廠運作及一般民眾使用,都有可能會發生化學物質噴濺、逸散及外洩,除了易造成環境及水的汙染,其毒性也會造成人體皮膚、眼睛及呼吸道的傷害甚至死亡。
衛生局表示,去年共有4件毒性化學傷害事件,為了提升毒化災急救能力、作業效率,桃園市府另編列了100萬,商請國軍桃園總醫院購入相關毒化災設備及防護裝備,協助提供專家輔導專業諮詢、制定毒化災事件應變程序、協助規畫除汙設備、動線規畫、防護技術及事件應變演練,強化毒化災緊急醫療處理能力。
爾後整體規畫經過北區緊急醫療應變中心等毒化災專家審查通過評核,國軍桃園總醫院於去年正式成為毒化災急救責任醫院,桃園市自今年起共有3家醫院可以提供毒性化學傷害的緊急醫療處置。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