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市六甲區的保安宮建廟已40年,牆面部分泥塑雕塑、石獅、龍柱受損剝落,影響整體美觀,廟方特邀專業科系學生協助修復,翻修後雕塑更顯細緻,重現往日風采。
日前前往保安宮參觀的台南市民政局長顏振標、六甲區長陳啟榮表示,六甲保安宮保存傳統藝術,不僅傳承文化,同時給年輕學子機會發揮所學,也讓民眾能欣賞泥塑藝術之美。
保安宮常務監事王俊嵐表示,保安宮主祀中壇元帥,1980年開始建廟,4年後完工安座,當年還請到人間國寶彩繪大師洪平順為廟宇彩繪,但外牆、龍柱部分,因當時廟方為節省經費,沒有用石雕,採泥塑方式,雖另有美感,但多年下來陸續有些微受損。
廟方多年來也四處詢問是否有匠師可以修補,甚是想換成石雕牆,被一些建廟工匠勸阻,「廟宇泥塑牆別的地方都看不到了,非常珍貴,要好好保存」。
去年廟方邀請彩繪大師洪平順為保安宮修復門神畫像,修復團隊中的台北藝術大學學生陳怡璇,看到保安宮泥塑牆受損,與廟方討論後,先研究確認可行修復方法,再接下修復工作。
陳怡璇台南藝術大學材質創作與設計學系畢業,現就讀於台北藝術大學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她與另一位吳同學曾學過剪黏、捏塑、陶藝,兩人從去年10月起每逢假日就到六甲保安宮進行泥塑修復工作。
包括龍柱上的龍爪,壁堵上人偶的斷指、斷手、斷頭,大象的鼻子、石獅的頭,此次約共有25處逐一修補,繪上相似彩繪,剛修復時顏色較深,隨著材料乾硬,有的幾乎已看不出補修痕跡。
王俊嵐說,廟方僅提供微薄費用,但學生們非常用心,開始整修前先研究大半個月才正式開始,放假日就自行到廟裡幫忙修補,連午餐都自行準備,晚上也自己找住宿場所,讓人非常感心。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