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貿易組織(WTO)預估2021年全球商品貿易將增加8%,扭轉2020年因疫情造成的下滑5.3%頹勢。
「長賜輪」在3月稍晚擱淺蘇伊士運河,堵塞亞洲貨櫃運至歐美國家的重要航道,未來幾周零售商與供應商可能就會感受到商品運送延誤。
WTO秘書長伊衛拉(Ngozi Okonjo-Iweala)指出,「長賜輪嚴重打亂蘇伊士運河通行,凸顯全球商品貿易相對強勁,而且全球供應鏈在疫情期間仍維持穩健。」
WTO估計,因長賜輪延誤的貨物僅占全球年度貿易量的0.38%。長賜輪擱淺蘇伊士運河6天,已於3月29日脫困。
WTO首席經濟學家庫普曼(Robert Koopman) 指出,「國內與國際供應鏈每日面臨不同程度的衝擊,從德州暴風雪、颶風,再到工廠大火。長賜輪事件令人注目,並引發明顯的連鎖反應,但坦白說,這可能只是正常的數據干擾。」
拜美國消費者重返市場,以及拜登內閣的紓困支票所賜,3月份美國各大產業皆反映需求強勁。根據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公布,3月製造業採購理人指數(PMI)由2月的60.8躥揚至64.7,創下37年新高紀錄。
此外,歐元區的製造業活動也出現至少20年來最快擴張步伐。根據研究機構IHS Markit數據顯示,歐元區3月製造業PMI終值由2月的57.9上升至62.5,創下1997年6月開始追蹤該項數據以來最高紀錄。
美國的工廠庫存目前降至歷史新低水位,由於勞工短缺和供應鏈中斷,企業苦於補足庫存。
美國對消費商品的需求躥揚,台灣、韓國和越南成為最大的受惠者。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