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議員李中28日邀集黃馨慧、陳政顯等議員共同提案,修訂《台中市學校午餐自治條例》,將要求台中市所轄高中職、國中、國小、幼兒園等各級學校,提供午餐時不得再使用各式肉類加工品,要讓學童與家長不必擔心在學校用餐時吃到含萊克多巴胺成分的餐點,充分落實吃食物不吃食品的理念。教育局表示,朝先禁止豬肉加工品研議。
李中表示,自從中央政府開放含萊克多巴胺成分的豬肉相關商品進口後,市面上的餐廳與小吃店紛紛標示只使用台灣豬,但進口儀表板卻仍有兩萬多公噸的各式進口豬肉量,顯然這些進口豬肉與內臟都流向加工再製品。
李中指出,源頭並未提供充分標示資訊,抽驗機制也只能事後補救,市面常見的熱狗、香腸、肉鬆等豬肉加工品,都是學童最愛的食物品類,也常出現在學校的營養午餐菜單中。為了避免讓學童的飲食存在誤食萊克多巴胺風險,他提案修正《台中市學校午餐自治條例》。
台中市議員黃馨慧、陳政顯、陳文政、張廖乃綸、張瀞分、黃仁、李麗華、李榮鴻、羅永珍、張彥彤、吳瓊華、劉士州等議員也贊同,共同加入提案連署,為學童用餐提供更安全、健康的環境,落實吃食物不吃食品的理念。
對議員李中要求台中市各級學校提供午餐不得再使用各式肉類加工品,減少學生接觸萊克多巴胺機會,教育局長楊振昇表示,中央開放美豬、美牛進口政策,教育局已修訂台中市學校午餐契約範本,明定豬肉加工再製品應採用肉品原料來源為國產在地優良產品。
台中市各校去年12月15日換約完成;若午餐供應業者有豬肉及其加工再製品未使用國產在地產品、混充或假冒供貨不實等情節,將依契約罰則記點20點並立即終止契約。
教育局指出,依照中央規範,豬肉加工食品應清楚標示豬肉產地來源,市府為協助全市學校辨識相關標示並進行驗收,去年12月針對學校午餐人員辦理教育訓練,守護校園師生食的安全。
議員擬提案修訂《台中學校午餐自治條例》,市府表示,將於收到議員提案後循法制程序召開公聽會,廣納各方意見、凝聚共識,研訂自治條例修正方向與條文內容。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