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產經新聞》資深記者山本考志表示,在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影響下,無論外國或本國觀光客都大幅減少,包括大阪在內,日本許多觀光地區的業者在絞盡腦汁維持生存的同時,還要接受網路上的酸言酸語,讓他們「難以忍受」。
近年日本持續推進觀光產業,而消費能力強且人數眾多的中國大陸旅客,便成為業者們眼中的「貴客」,當時的日本觀光區中到處都能聽見有人在說中文。但由於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外國觀光客受到各種出入境限制,難以前往日本;而日本本土觀光客也擔心被傳染,不敢出遠門遊玩,讓相關產業大受打擊。
但在這種情況下,許多日本鄉民無視觀光業者們的痛苦,在網路上發表「這就是你們看不起本國人的下場」、「自作自受」等嘲笑言論,認為這些業者們為賺中國大陸「肥羊」的錢,不僅無視日本人本身的需求,還將價位定得太高,導致少了陸客就沒辦法生存。
山本考志指出,各觀光地的消費水準確實較其他地區高,但為聘僱懂外文的服務人員、協助社區建設更多廁所等公共設施、在車站或百貨公司等處開設小型分店,以及行動支付等新興付款方式要求的手續費等,對商家而言都是額外成本。
雖然確實有部分業者用離譜的價格販售商品,但在臉書、推特等社交網路發達的今天,這些業者往往被能迅速揪出,即使未有改善,其他有做功課的觀光客也能因此有所警惕,不至於造成太大影響。而那些老實做生意、正為生存拼盡全力的業者們,還要因「老鼠屎」而一同受到嘲笑,坦言真的「難以忍受」。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