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將我漁獲列入強迫勞動貨品清單,並提出黃牌警告,影響台灣國際形象。監察院日前通過監察委員王幼玲、王美玉、蔡崇義所做調查報告,糾正外交部、勞動部及農委會漁業署,並促請行政院正視遠洋漁船外籍漁工的勞動權益,維護漁工人權。監委透露,近期美國大型連鎖零售業WFM(全食超市)高層,還為此來信給台灣政府高層,呼籲要正視勞動剝削問題。
蔡崇義表示,台灣經過多年努力,才在2019年解除歐盟對台灣黃牌限制,但現在美國又對台灣祭出黃牌警告,呼籲政府務必正視。王美玉指出,這是另一波山雨欲來,政府不能輕忽;針對權宜船(國籍登記不在台灣,我亦無管轄權)、漁工仲介等問題,仍有持續改進空間。
王幼玲透露,美方高度重視勞動力是否遭剝削,2017年才被Amazon以137億美元併購的美國有機食品超市whole foods market(全食超市),日前透過外交部致函蔡英文總統,要求說明台灣遠洋漁船對於外籍勞工勞動剝削情形。
調查報告指出,我遠洋漁船計1106艘,境外聘僱外籍船員約2.2萬人,在世界三大洋作業,使用全球32個港口。2019年我遠洋漁業生產量高達56萬744公噸,占該年漁業總產值53.95%;總價值占該年漁業總價值的38.06%,均可見台灣在遠洋漁業的占比。
不過,美國去年9月公布第9版「童工或強迫勞動生產之貨品清單」,首度將我遠洋漁獲列入清單,並有4艘台灣籍漁船或權宜船遭到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 發出扣押令,重創台灣形象且涉及外籍漁工人權。
調查報告表示,外交部、勞動部及農委會漁業署早在2019年12月即接獲綠色和平基金會發布的「海上奴役」調查報告,知悉該基金會將提報我遠洋漁船涉及強迫勞動事宜予美國。但相關機關至2020年9月30日美國發布強迫勞動清單,期間除公文往返外,無相關積極作為,致令政府形象遭嚴重打擊與傷害,核有違失。
王幼玲表示,經訪談,數名台灣籍或權宜漁船的受害外籍漁工,皆指出有遭薪資剋扣、工時過長、身分證件遭扣留,或遭仲介迫簽剝削契約等情,漁工遭幹部暴力相向情況更是嚴重,甚至有漁工親眼目睹船長打死人的狀況;實務上執行人員未能探求被害人的真實同意,往往將「強迫勞動」認為「勞資爭議」,此顯示我對人口販運的勞力剝削案件的認定不一,行政院應督導相關機關重新檢視。
王幼玲另說,農委會漁業署雖配置漁業檢查人力,但至今仍以抽查方式對船員進行問卷訪查;且漁業署非人口販運罪的責任通報機關,僅被動接受人口販運案件的舉報,凸顯農委會對外籍漁工的勞動檢查人力及人口販運專業知能猶嫌不足,農委會漁業署應積極檢討改進。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